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匡衡

移除 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匡衡任职期间,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每当朝廷大臣讨论政务时,匡衡总是引《诗经》为据,认为“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经之指,则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匡衡的主张得到元帝及成帝的支持,这与从汉朝中期就开始兴起的独尊儒术,推重经学,微言大义的社会风尚是分不开的,实际是汉朝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
<p style="text-indent:2em;">元帝后期时,宦官中书令石显,他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怂恿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成帝即位后,匡衡便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所犯罪恶,并举报他的同党,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臣余党,为朝廷尽忠的事迹。不久,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p style="text-indent:2em;">元帝封 匡衡 为安乐侯, 其侯国 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成帝时,司隶校尉骏等告其“专地盗土”(指扩大国界),被免为庶人。
1,2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