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间隔重复

增加 24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间隔重复'''(Spaced repetition)是一种利用[[心理学]]间隔效应,通过不断复习所学内容并逐步增加两次复习间的时间间隔来提升效率的[[学习]]技巧。
间隔重复适用于诸多学习情境,特别是学习者需要牢固[[记忆]]大量知识的情形,比如外语词汇的学习,尤其是在目标[[语言]]的基础词汇数量很大的时候 <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80414 怎样背英语单词才高效? ],知乎</ref>
==研究和应用==
间隔重复可以用于改善学习的观点最初是由塞西尔·阿莱克·梅斯(Cecil Alec Mace)[[教授]]于1932年在[[学习心理学]](Learning Psychology)一书中提出的:“也许最重要的发现是那些有关于学习[[时间]]分布的结果......对知识的复习和回顾应该反复多次,并且逐渐增加时间间隔,比如一天,两天,四天,八天等等。”
1939年,H.F.Spitzer在[[艾奥瓦州|爱荷华州]]对3600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实验,验证了间隔重复方法的效果。这一早期工作一直未引起关注,直到[[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家Melton,Landauer以及Bjork再次研究了间隔时间对于复习效果的影响。大概在同一时间,罗皮姆斯勒语言课程(Pimsleur Language Programs)率先决定将间隔重复理论应用于语言学习。1973年,瑟巴斯坦·莱特纳(Sebastian Leitner)发明了他的“莱特纳系统”(Leitner System) <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4978749/ 一周一个好方法--Leitner System (莱特纳记忆法)],豆瓣小组,2017-09-25</ref> ——一种基于抽认卡(Flash Card)的全功能间隔重复学习系统。
251,8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