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马太效应

增加 24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马太效应典出《[[马太福音]]》第13章第12节和一对相似的经文(按才干受责任的比喻)—— 《马太福音》第25章第29节、《路加福音》第19章第11-26节: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ref>[https://www.sohu.com/a/224620178_114751 “马太效应”是什么?丨舆论知识点 ],搜狐,2018-03-01 </ref>
==起源==
196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ref>[https://www.sohu.com/a/244913711_99911609 生活中的定律——马太效应 ],搜狐,2018-08-02 </ref>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现象名符其实地发生了在197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中。1967年安东尼·休伊什教授的研究生约瑟琳·贝尔·伯奈尔发现了脉冲星,关于发现[[脉冲星]]的文件共有5个作者,安东尼·休伊什位列第一,约瑟琳·贝尔·伯奈尔列在第二。结果,休伊什博士与马丁·赖尔博士一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并没有把贝尔作为共同研究者列入诺贝尔奖获奖名单。这引起了争议,遭到了休伊什的同胞——[[天文学家]]霍伊尔的谴责。
莫顿考察了决定这样一个效应的社会心理条件和机制,并发现了多重发现的重复功能与杰出[[科学家]]的聚焦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杰出科学家会透过他们所发现的研究论述的重要价值,以及他们的自信心,而得到聚焦功能的强化。这种自信心一部分是固有的,一部分是在有创造性的科学环境中体验和交往的结果,还有一部分是后来社会确认了他们的[[社会]]地位的结果;这种自信鼓励科学家们去探寻有风险但重要的问题,鼓励他们强调自己的研究结果。
112,9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