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
次編輯
變更
双江谷精草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双江谷精草</big> ''' |- | File:双江谷精草.jpg|缩略图|…”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双江谷精草</big> '''
|-
|
[[File:双江谷精草.jpg|缩略图||居右|[https://p1.ssl.qhimg.com/t01b2cd10aba7c9f67a.jpg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459755&sid=6673443来自 360百科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双江谷精草'''==
双江谷精草属草本植物,拉丁学名: Eriocaulon acutibracteatum W. L. Ma。叶披针状线形,丛生,长4-5厘米,中部宽3-3.5毫米,无毛,半透明,具横格,脉10-14条,叶质较厚。主要产于中国[[云南]]。
本种以雌花萼片有龙骨状突起近似于冠瓣谷精草E. cristatum,但苞片具渐尖头,雄花瓣几乎不超出[[花萼]]易于区别。又本种与大药谷精草 E. sollyanum近似,主要区别在于总(花)托有密毛,花瓣常无腺,[[苞片]]具渐尖头,种子仅具小突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双江谷精草
'''拉丁学名'''
Eriocaulon acutibracteatum W. L. M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粉状胚乳目
'''亚目'''
帚灯草亚目
'''科'''
谷精草科
'''属'''
谷精草属
'''亚属'''
三数花亚属
=='''分布区域'''==
[[云南]]
=='''形态特征'''==
[[草本]]。叶披针状线形,丛生,长4-5厘米,中部宽3-3.5毫米,无毛,半透明,具横格,脉10-14条,叶质较厚。花葶3-5(-9)个,长25-40厘米,直径0.7-1毫米,扭转,具4-5棱;鞘状苞片长5.5-8厘米,口部斜裂,膜质;花序熟时球形,淡棕色,长5-7毫米,宽5.5-7毫米;总苞片倒卵状椭圆形,禾秆色,开展,膜质稍硬,长2.5毫米,宽1.4-1.8毫米,无毛;总(花)托有密毛;雄花:苞片倒披针形,顶端长渐尖,长2.7-3毫米,宽1-1.5毫米,除位于花序外围的无毛外,在背面的上半部均有短毛;花萼合生,3裂;花冠3裂,裂片长圆形至披针形,中片稍大,内面有疏毛,个细胞构成的毛;雄蕊6枚;花药黑色;雌花:苞片倒卵形,先端渐尖,长2.5毫米,宽1.6毫米,背面中部有毛;[[萼片]]3枚,离生,侧片舟形,背部有明显的龙骨状突起,中片稍平坦,具狭小的龙骨状突起,长1.7-1.9毫米,上部及边缘有毛;花瓣3,离生,线状倒披针形,中片稍大,无腺体或2个侧瓣各有1小腺体,边缘及两面均有毛,膜质;[[子房]]3室,花柱分枝3。种子椭圆形,长0.6毫米,表面有六角形的横格,每格有2-3个牙齿状的小突起。花果期11-12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100米附近的沼泽地。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模式标本采自双江县[[青海]]寨边。
==参考文献==
<ref>[https://baike.so.com/doc/6459755-6673443.html 双江谷精草],腾讯</ref>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双江谷精草</big> '''
|-
|
[[File:双江谷精草.jpg|缩略图||居右|[https://p1.ssl.qhimg.com/t01b2cd10aba7c9f67a.jpg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459755&sid=6673443来自 360百科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双江谷精草'''==
双江谷精草属草本植物,拉丁学名: Eriocaulon acutibracteatum W. L. Ma。叶披针状线形,丛生,长4-5厘米,中部宽3-3.5毫米,无毛,半透明,具横格,脉10-14条,叶质较厚。主要产于中国[[云南]]。
本种以雌花萼片有龙骨状突起近似于冠瓣谷精草E. cristatum,但苞片具渐尖头,雄花瓣几乎不超出[[花萼]]易于区别。又本种与大药谷精草 E. sollyanum近似,主要区别在于总(花)托有密毛,花瓣常无腺,[[苞片]]具渐尖头,种子仅具小突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双江谷精草
'''拉丁学名'''
Eriocaulon acutibracteatum W. L. M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粉状胚乳目
'''亚目'''
帚灯草亚目
'''科'''
谷精草科
'''属'''
谷精草属
'''亚属'''
三数花亚属
=='''分布区域'''==
[[云南]]
=='''形态特征'''==
[[草本]]。叶披针状线形,丛生,长4-5厘米,中部宽3-3.5毫米,无毛,半透明,具横格,脉10-14条,叶质较厚。花葶3-5(-9)个,长25-40厘米,直径0.7-1毫米,扭转,具4-5棱;鞘状苞片长5.5-8厘米,口部斜裂,膜质;花序熟时球形,淡棕色,长5-7毫米,宽5.5-7毫米;总苞片倒卵状椭圆形,禾秆色,开展,膜质稍硬,长2.5毫米,宽1.4-1.8毫米,无毛;总(花)托有密毛;雄花:苞片倒披针形,顶端长渐尖,长2.7-3毫米,宽1-1.5毫米,除位于花序外围的无毛外,在背面的上半部均有短毛;花萼合生,3裂;花冠3裂,裂片长圆形至披针形,中片稍大,内面有疏毛,个细胞构成的毛;雄蕊6枚;花药黑色;雌花:苞片倒卵形,先端渐尖,长2.5毫米,宽1.6毫米,背面中部有毛;[[萼片]]3枚,离生,侧片舟形,背部有明显的龙骨状突起,中片稍平坦,具狭小的龙骨状突起,长1.7-1.9毫米,上部及边缘有毛;花瓣3,离生,线状倒披针形,中片稍大,无腺体或2个侧瓣各有1小腺体,边缘及两面均有毛,膜质;[[子房]]3室,花柱分枝3。种子椭圆形,长0.6毫米,表面有六角形的横格,每格有2-3个牙齿状的小突起。花果期11-12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100米附近的沼泽地。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模式标本采自双江县[[青海]]寨边。
==参考文献==
<ref>[https://baike.so.com/doc/6459755-6673443.html 双江谷精草],腾讯</ref>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