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21
次編輯
變更
P-36战斗机
,無編輯摘要
[[File:P-36战斗机.jpg|350px|缩略图|右|[http://photocdn.sohu.com/20150420/Img411576714.jpg 原图链接][https://mil.sohu.com/20150420/n411576713.shtml 来自 搜狐军事 的图片]]]
'''P-36战斗机 ''' 、或称为鹰式-75型战机,是 [[ 柯蒂斯-莱特公司 ]] 在1930年代中叶设计的一款战斗机,也是西方航空业界第一波全金属制可伸缩起落架单翼战斗机的的开创机型之一。P-36的优异性能奠定其在1930年代的外销主力地位,P-36战机与它的衍生机种多达3/4外销到 [[ 世界 ]] 各国,而较为人所知的是它的改良 型P型[[P-40战斗机 ]] 。
==研发简史==
P-36起源于寇帝斯竞标美国陆军航空队于1935年提出的战斗机设计需求,公司编号75型(Model 75),希望引起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注意以赢得生产合约。 [[ 飞机 ]] 设计则是由寇帝斯自诺斯洛普公司网罗的飞机 [[ 工程师 ]] 唐纳文·R·柏林在1934年开始进行,这是一架全 [[ 金属 ]] 机壳、低单翼、 [[ 纺织物 ]] 飞行控制面、可伸缩起落架设计,武装配置则是按1930年代美国陆航标准装设(机首机枪2挺),且不具自封油箱与防护装甲。其可伸缩起落架则在当代独树一格,轮胎可旋转90度平贴在机翼内,采半埋式配置收入直径较薄的机翼中,以兼顾当时战斗机尚未大型化的容积需求。在Hawk-75原型机开发之际,该机动力来源是采用同公司在1934年研发的XR-1670-5气冷式发动机(输出 [[ 功 率800 率]]800 匹 [[ 马力 ]] )。
Hawk-75原型机在1935年5月6日首飞,试飞成绩达到时速452公里(高度3,000米状态),同年5月27日飞抵莱特-派特森空军基地和XP-35竞争。然而XP-35在半途坠毁,使得竞标案因此延期,寇蒂斯在赛维尔斯基重新打造原型机之际更换动力为XR-1820-39发动机(950匹马力),取代可靠性与 [[ 动力 ]] 输出都大失所望的XR-1670;同时更换后方座舱罩改善视野。改良后的原型机称为Hawk-75B,之前的原型称为Hawk-75D。在两边重整之后竞标测试于1936年4月开始,虽然参与竞标的XP-35在部分性能上不如75型,生产成本也比较高,陆军还是决定采用XP-35作为新一代的 [[ 战斗机 ]] , [[ 美国陆军航空队 ]] 并与赛维尔斯基签订77架的量产合约。
虽然寇帝斯输了竞标,但陆军航空队同样密切观察 [[ 欧洲 ]] 蠢动的趋势,且也担心P-35交货不及,因此提出备用战斗机方案和寇厂接洽;在1936年6月16日,美国陆军航空队寇厂签订生产3架Hawk-75原型机生产契约,寇厂代号Hawk-75E,军用编号Y1P-36。Hawk-75E与Hawk-75B的差别在于 [[ 发动机 ]] 更换成输出 [[ 功率 ]] 更大的14 [[ 汽缸 ]] 普惠R-1830-13,并微修座舱罩与气动力细节。1937年3月,第一架Y1P-36递交军方进行试飞,参与测试的人员对于新飞机的性能,尤其是运动性相当欣赏,无论是在各速度范围下操作面的控制与反应,稳定性与地面操控性都有很好的评价,当年7月,陆军对寇帝斯提出210架生产合约,Y1P-36也改代号为P-36A,这也是自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以来数量最大的军用机生产合约。
第一架量产型P-36A于1938年4月出厂缴交美军,随后因应美军要求在210架订单中持续有装备调整而衍生多种子型号;P-36虽然在转向、控制、加速性上均极为优异,但发动机增压器只有一级 [[ 机械增压 ]] ,因此大幅压缩其飞行优势空域空间;且发动机动力只能说差强人意,也限制了极速与俯冲速度的表现,这些不理想成为后续寇蒂斯推销液冷引擎发动机版本的P-36(即日后的P-40)伏笔。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