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Wow!讯号

增加 6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Wow!讯号.jpeg|有框|右|<big>Wow!讯号</big>[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706/09/102733mrywe4ysnpsryr41.png 原图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2210-1059829.html 来自 科学网 的图片]]]
'''Wow!讯号 ''' 是美国 [[ 天文学家 ]] 杰里·R·埃曼(Jerry R. Ehman)在1977年8月16日检测到的一个明显的窄频无线电讯号,当时他使用的是《搜寻地外文明计划》在 [[ 俄亥俄州立大学 ]] 的大耳朵电波望远镜。这个信号的特征显示并非是来自 [[ 类地行星 ]] [[ 太阳系 ]] 内的信号,并且大耳朵完整且持续观测了72秒钟,但是之后再也没有收到这种讯号,并且当谈到SETI的成果时,许 [[ 多媒体 ]] 都会聚焦在此一事件上<ref>[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9949897/ 轰动世界的“外星文明”信号-Wow!讯号 ],哔哩哔哩,2019-12-20</ref>。
惊讶于这个讯号与星际讯号天线选单中使用的是如此吻合,Ehman在电脑 [[ 打印机 ]] 的报表上圈出了这个讯号,并在旁边写上了“Wow!”,而这个注记就成为这个讯号的名称。
==报表的解读==
圈起来的字母代码6EQUJ5描述信号变化的强度,每一个空格表示介于0至0.999…,数字1-9表是相对应地带编号的强度(从1.000到9.999…),强度在10.0以上的用字母来表示(A相当于强度在10.0到10.999...,B是11.0至11.999…,依此类推)。因此U的数值在30.0至30.999…,是这架 [[ 望远镜 ]] 曾经检测到的最大值。在这种情况下的强度是无单位的信噪噪声比,是在数分钟之前这个频带上的平均值。
两个不同的数值的 [[ 频率 ]] 分别是:1420.356MHz(J. D. Kraus)和1420.456MHz(J. R. Ehman),两者与氢线1420.406MHz的差异都小于50KHz<ref>[https://new.qq.com/omn/20180816/20180816A11OI4.html 40年前的那个夜晚,神秘的“Wow!讯号”到底是怎么回事? ],腾讯网</ref>。
==时间变化==
大耳朵望远镜是固定着随着地球自转扫掠天空。依据地球自转的 [[ 速率 ]] 和大耳朵的观测窗口,大耳朵对任何一个点的观测时间都是72秒钟。因此一个来自地球之外的讯号,将只会被记录到72秒钟,并且讯号会逐渐增强,而在第36秒时会显示出讯号最强 - 讯号抵达大耳朵的观测窗口中央位置,然后强度就会开始衰减。
因此,Wow!讯号的长度不仅正好是72秒钟,并且其强度变化也符合来自 [[ 地球 ]] 之外的讯号模式。
==讯号重现的搜寻==
在任何情况下,一个号角接收到的讯号,隔三分钟后,另一个号角也会收到,但是这一次没有。杰里·R·埃曼在收到这个 [[ 讯号 ]] 之后,每个月都尝试用大耳朵再次接收这个讯号,但是都没有成功。
在1987年和1989年,Robert Gray使用在橡树岭 [[ 天文台 ]] 的META阵列搜寻这个讯号,但是也未能再侦测到。
在1995年和1996年,Gray 也使用比大耳朵更强而有力的 [[ 甚大天线阵 ]] 进行搜寻。
Gray和Dr. Simon Ellingsen之后在1999年使用 [[ 塔斯马尼亚大学 ]] 性能更好的霍伯特26m [[ 无线电望远镜 ]] 再度搜寻这个讯号,在原讯号位置的附近进行了6次14小时的观测,但依然没有侦测到任何与Wow!讯号相似的讯号。
40,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