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亨利·菲尔丁

增加 1,27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writer <!--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Template:Infobox writer/doc]] -->
|name= 亨利·菲尔丁
|image= Henry Fielding[[File:亨利·菲尔丁2.pngjpg|缩略图|center|[http://a1.att.hudong.com/74/76/01100000000000144725769788255_s.jpg 原图链接]]]
|birth_date= {{Birth date|1707|4|22|df=y}}
|birth_place= [[英格蘭]][[薩默塞特郡]]{{link-en|辛普咸|Sharpham}}
|death_place= [[葡萄牙王國]][[里斯本]]
|occupation= 小說家、作家
|nationality= {{ENG}}英国
|relatives= {{link-en|莎拉·菲爾丁|Sarah Fielding}}、{{link-en|約翰·菲爾丁|John Fielding}}
|period= 1728–54
'''亨利·菲尔丁'''([[英语]]:'''{{lang|en|Henry Fielding}}''',{{bd|1707年|4月22日|1754年|10月8日|catIdx=Fielding, Henry}}),[[英国]][[小说家]],[[劇作家]]。其代表作品《[[汤姆·琼斯]]》对后世影响较大。他的妹妹莎拉·菲爾丁后来也成为了著名作家。
== 人物生平 ===== 童年 ===
亨利·菲尔丁出生于一个英格兰贵族家庭,其祖父是{{link-en|威廉·菲尔丁,第三代登比伯爵|William Feilding, 3rd Earl of Denbigh}},当时社会的传言和菲尔丁自己都认为这一家族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分支,但研究者已经确认这是。菲尔丁的父亲埃德蒙德·菲尔丁生于1680年,16岁入伍,1704年跟随[[约翰·丘吉尔,第一代马尔博罗公爵]]参加了[[布伦汉姆战役]],作战英勇,被提拔为中校。母亲萨拉则是出身法官家庭,外祖父亨利·古德曾担任皇座法庭法官。两人于1706年结婚,第二年他们的长子,亨利·菲尔丁生于[[英国]][[萨默塞特郡]][[格拉斯通伯里]]的沙泼汉姆庄园,他外祖父母的居住地。研究者认为此时埃德蒙德·菲尔丁正在军中作战,故他出生在外祖父母的房子里。
在亨利·菲尔丁出生之前一个月,他的外祖父曾修改了遗嘱,留下3000英镑供女儿购买土地建屋与孩子合住,女婿不得干预。1710年菲尔丁两岁时,亨利·古德选好了一块价值4750英镑的农场,却在购买之前去世。1712年8月埃德蒙德·菲尔丁率领的团解散了,回乡的他只能拿一半的薪水,而遗嘱执行人又说服了他,让他将遗嘱中留下的3000镑用于买地,并承担其余1750镑的债务。随后的几年里菲尔丁家都陷于沉重的债务和孩子不断出生带来的生活负担之中。1718年4月菲尔丁的母亲去世。埃德蒙德·菲尔丁把两男四女六个孩子交给萨拉·古德的妹妹康庭顿夫人照看,自己则来到伦敦,重新找到一份团长职务,并续娶了一位信仰罗马天主教的寡妇。第二年六月,他带着新婚妻子回到农场。很快在康庭顿夫人的带领下,菲尔丁和兄弟姐妹们和继母在生活上冲突不断。
===求学===
埃德蒙德·菲尔丁为了平息事端,把菲尔丁送入[[伊顿公学]]读书。虽然当时伊顿的课程完全是古代语言与经典,却也给菲尔丁打下了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基础,并且让他接触了古希腊剧作家和古罗马作家比如泰拉斯、维吉尔和奥维德的作品。在伊顿期间,他还和[[威廉·皮特,第一代查塔姆伯爵|老威廉·皮特]]、[[:en:George_Lyttelton,_1st_Baron_Lyttelton|乔治·李泰尔顿]]成了好朋友,并保持了终生的友谊。<ref name ="dorset">{{cite web|url=http://www.thedorsetpage.com/people/Henry_Fielding.htm|title=Henry Fielding|publisher = The Dorset Page | accessdate=2009-09-09}}</ref>。1721年到1722年菲尔丁的外祖母和埃德蒙德·菲尔丁为子女的监护权打了官司,法庭决定菲尔丁留在伊顿,假期和外祖母同住,其他子女和外祖母同住。
1921年5月,[[林纾]]與[[陈家麟]]合译菲尔丁(译名斐鲁丁)的小说《从阳世到阴间的旅行》,並以《[[洞冥记]]》为书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作品视频==
===《汤姆.琼斯》片段===
{{#ev:youku|XMjkwNTQ1MDU4MA|640|center}}
== 主要作品 ==
*《艾米莉亚》,小说,1751年
*《里斯本航海日记》,游记,1755年
 
==人物评价==
菲尔丁被萧伯纳认为是除莎士比亚外英国从中世纪至19世纪之间最伟大的剧作家。
 
菲尔丁的戏剧作品主要属于笑剧、模仿嘲讽剧和讽刺剧。曾为剧院编写剧本,一度主持小剧场。先后写了《堂吉诃德在英国》、《历史纪事》等二十五部政治讽刺喜剧,均遭禁演。
 
沃尔特·司各特称菲尔丁为“英国小说之父”。
 
40年代后菲尔丁致力于写作长篇小说《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尖锐讽刺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其《约瑟夫·安德鲁斯传》,以幽默笔调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代表作《汤姆·琼斯》,通过一个弃儿的身世,讽刺和抨击当时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庸俗、虚伪和道德败坏,菲尔丁还在各卷绪论中提出关于小说创作的意见,认为作家应该熟悉生活。菲尔丁奠定了至19世纪末一直支配着英国小说的全面反映当代社会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作品对欧洲小说的发展影响很大。
==参考文献==
{{reflist|2}}
23,7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