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台风韦恩

增加 16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台风韦恩 ''' (英语:Typhoon Wayne,国际编号:8614,台湾编号:8612,中国大陆编号:8616, [[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 :13W, [[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 :Miding)为198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3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韦恩到目前为止是西北 [[ 太平洋 ]] 第二长寿的热带气旋,仅次于1972年超强台风丽妲的25天纪录。
韦恩活跃于 [[ 南海 ]] 北部及 [[ 菲律宾海 ]] 西部,生命期长达23天。在此期间,韦恩登陆台湾二次,台湾中央气象局一共发布3次海上、陆上台风警报,多达42次的警报单(每六小时一报);其路径错综复杂,甚至可拆开看成3个圆圈和1个数字“8”;更奇特的是,韦恩甚至曾一度在热带洋面上减弱为 [[ 热带低压 ]] ,其后起死回生,再度发展成为台风。综合而言,韦恩是一个在各方面都相当与众不同的热带气旋。
[[ 台湾 ]] 气象史上,韦恩是中台湾历年来台风,首例创下直接吹袭彰云一带的纪录,因此造成当地继1959年的 [[ 八七水灾 ]] 之后最为惨重的灾情。
由于其路径诡谲,因此台湾 [[ 中央气象局 ]] 也将之与1991年台风耐特、2001年 [[ 台风百合 ]] 、2012年 [[ 台风天秤 ]] 并列为台湾“侵台四大怪台”之一。
==气象历史==
1986年7月下旬以后至8月间,位于西太平洋及南海的间热带辐合区十分活跃,造成 [[ 热带扰动 ]] 频生,季风槽的位置介于北纬15至20度间,从越南中部向东延伸至 [[ 威克岛 ]] ;而在季风槽以北,副热带高压的状态也十分良好。
当年8月15日,一个小型对流云系向西穿越 [[ 吕宋岛 ]] 进入南海,接下来的2到3天,此一扰动向西南移动,并逐渐增强;16日12时,增强为热带低压;而在16、17及18日的4时,JTWC也对其各发布一次 [[ 热带气旋 ]] 形成警告,提醒本区将有一热带气旋生成。18日6时,JTWC将该低气压升格为 [[ 热带风暴 ]] (相当于台湾的轻度台风,JMA、CWB则是于同日12时升格),并命名为韦恩,当日12时其中心位置位于北纬16.2度,东经116.2度。
接下来的2天,季风槽向北移动了约5个纬度的距离,韦恩也因此以每小时14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移动,并在这段时间逐渐增强,19日6时,JTWC将其升格为台风(相当于台湾的中度台风,但CWB则是于同日12时升格为中度台风),同时,中纬度位于 [[ 长江 ]] 口的低压系统也开始发展,并向东移动横越 [[ 中国大陆 ]] [[ 东海 ]] ,此一低压系统及其伴随的冷锋,自黄海延伸至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开始向东移动,韦恩受其影响转而偏北行进;20日0时,路径转向东北,接近香港及华南沿海。
同日12时,韦恩中心位置在 [[ 东沙岛 ]] 西北偏西方约260公里海面上,朝台湾海峡南部加速而来,为此,CWB于12时50分发布了海上台风警报;由于冷锋的牵引,韦恩也偏向东北偏东方向移动,20时10分,CWB更对台中市及其以南地区、 [[澎湖| 澎湖县 ]] [[金门| 金门县 ]] 等地发布了陆上台风警报。21日22时45分,韦恩在台湾彰化县、云林县交界的浊水溪口登陆,为首度于中台湾登陆的台风。
8月22日,韦恩穿越台湾,于同日5时由 [[ 花莲县 ]] 附近出海,并因台湾地形影响,于18时在日本石垣岛及 [[ 宫古岛 ]] 间海面减弱为热带风暴(轻度台风),此时,牵引韦恩东移的冷锋已减弱消失,副热带高压则增强西伸,阻挡韦恩继续东进,而位在东方的台风薇拉已成为西太平洋菲律宾海一带最有影响力的天气系统,并且快速朝西北偏西移动,对韦恩产生牵制作用,导致韦恩在石垣岛附近海面打转。同时,在中国大陆 [[ 山东半岛 ]] 附近的高压,使得华南沿海中下层由东北而来的驶流明显增强。24日,韦恩受其影响,快速地大转弯向西南偏西移动,再度回扑南台湾,0时10分及6时35分,CWB再度先后发布海上、陆上台风警报,同日14时,登陆台湾台东县大武乡,随即穿越 [[ 恒春半岛 ]] (依据JTWC及JMA 的资料,韦恩此次并未登陆台湾,而是穿过吕宋海峡)。
8月31日,因薇拉向北移动及减弱使得韦恩失去导引,以及东海附近的脊场重建等原因,韦恩朝东北方向行进的速度趋缓,由于先前于29日韦恩的东南偏东方海面又出现一个热带低压,并向韦恩靠近,造成韦恩到9月1日12时,再度于兰屿附近持续不规则运动及打转。之后由于副热带高压西伸及生成于吕宋岛西方的另一热带低压向西移动,导引韦恩又一次大转弯回头朝西南方向移动,于9月2日第3度穿越 [[ 吕宋海峡 ]] ,并加快向西移动。当离开吕宋岛附近后,因副热带高压西伸并迅速增强,在高层有强盛的幅散,使得韦恩的中心风速也于4日0时增强至90kts(46米/秒),到达其强度的巅峰。
韦恩接下来持续西行,随后再度掠过 [[ 香港 ]] 南方海面,通过海南岛北部的 [[ 琼州海峡 ]] ,穿越北部湾(东京湾),其后登陆越南北部,并受 [[ 中南半岛 ]] 上的安南山脉破坏;JTWC最后警报于9月6日6时发出,韦恩此时再度减弱为热带低压。在穿越越南、老挝后,9月7日,该热带低压终于在移近缅甸北部之后,受高大的山脉破坏而消散。 [[Category:328 氣象學]]
246,3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