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獾子

增加 17,31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big>'''獾子'''</big>獾(学名:Meles meles)也叫狗獾、欧亚獾,是分布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属于食肉目鼬科。獾被单独列入獾属,共有5个亚种。通常獾的毛色为灰色,下腹部为黑色,脸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耳端为白色。主要吃蚯蚓,但也吃昆虫、甲虫和小型哺乳动物。獾与美洲獾同属鼬科,但并非同一物种,无论是分布地、食性或习性,均有较大差别。 [1] 背毛硬而密,多栖息在丛山密林、坟墓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丛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杂,喜食植物的根茎、玉米、花生、菜类、瓜类、豆类、昆虫、蚯蚓、青蛙、鼠类和其他小哺乳类、小爬行类等。
 
 
== 品种 ==
 
狗獾又名獾、獾八狗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华南、中南等地,是一种皮、毛、肉、药兼具的野生动物。狗獾的经济价值高,皮是制作高级裘衣服装的原料;毛可制作高级胡刷和油画笔;獾油是治疗烫伤、烧伤的良药。为保护野生的狗獾资源又有利于农民增收,发展人工养殖是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发展前景广阔的养殖项目。
 
== 特征及生活习性 ==
 
狗獾体重约 10~12kg,体长45~55cm。头扁、鼻尖、耳短,颈短粗,尾巴较短,四肢短而粗壮,爪有力适于掘土,经常在洞里生活,背毛硬而密,基部为白色,近末端的一段为黑褐色,毛尖白色,体侧白色毛较多。头部有白色纵毛 3 条;面颊两侧各 1 条,中央 1 条由鼻尖到头顶。下颌、喉部和腹部以及四肢都呈棕黑色。狗獾多栖息在丛山密林、坟墓荒山、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丛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很杂,喜食植物的根茎、玉米、花生、菜类、瓜类、豆类、昆虫、蚯蚓、青蛙、鼠类和其他小哺乳类、小爬行类等。
 
== 圈舍建造 ==
 
在环境较僻静的地方,建一个20~30m 2 的圈舍,周围用石头或砖砌成 2m 左右高的围墙,里面用石头做成假山,假山周围砌垒若干个洞穴。洞内放些柔软的干草或树叶等,圈舍面积、假山大小及洞穴数量的多少,可根据养獾数量而定。
 
== 配种繁殖 ==
 
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母獾在1 岁左右,公獾在 1.5 岁左右即达到性成熟。每年繁殖 1 胎,一般在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交配, 第二年 3~4月产仔,妊娠期 210~240d,每胎产仔2~4 只, 仔獾初生重 15g,体长13cm,尾长 3cm。初生仔獾被毛呈白色,33~38 日龄睁开眼睛, 与母獾在洞穴里同居 3~4 个月, 到秋季幼獾基本长人,体型与母獾相同。
 
== 饲养管理 ==
 
獾是杂食动物,饲料来源广泛。植物性饲料有玉米、大豆、高粱、谷子及各种薯类、瓜果、蔬菜等,动物性饲料有各种畜禽肉、畜禽内脏、青蛙、鼠类、昆虫等。在饲料原料的选择上,应根据当地实际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适当添加动物性饲料。也就是,在满足营养需要的前提下,五谷杂粮,食品加工下脚料,都可作为獾的日粮原料,价格越便宜越好,因为獾纯属经济动物,所以必须严格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按不同生长期供给饲料。
在獾的非配种期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适当搭配些蛋白质饲料;配种期因公、母獾性欲冲动、交配,体力消耗大,蛋白质饲料应占日粮的40%,碳水化合物饲料占 50%,蔬菜占 10%,还应补充一点麦芽、酵母、维生素之类。母獾进入妊娠期后,营养质量更应提高,蛋白质饲料应增加到 50%左右,而且还要做到新鲜和多样化,以保证胎儿在体内的生长发育和母獾的身体健康。对幼獾的饲养:当仔獾长到 80 日龄后,就可断奶分窝饲养。獾的日常管理:一是投料要新鲜无污物;二是经常打扫饲养场地,保持干燥卫生;三是对饲养场地要保持安静,防止参观和生人进入。同时还要防止家狗和野猫的侵袭。
 
== 猪獾 ==
 
猪獾在动物分类上属哺乳纲、融 科、沙灌属动物。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东、华北、东北 以及 陕西、甘肃等地、河北省 以西部、北部丘陵及山区分布为主,平原地区较少见。
 
== 猪獾的外形态 ==
 
猪獾体形肥,吻端鼻面平直而圆似猪,故名猪獾,两外鼻孔向两侧有裂缝;下领不与吻端平齐缩向腹面后侧体长6 5一 7 0cm,尾长14 一1 7cm;全身棕黑色杂白毛,背毛基部白色。中段黑棕色,毛尖复为白色头部自鼻 端沿额中线到颈部被毛呈白色,两颊从口角到头后各有一白色短纹,耳小,耳毛白色,喉、颈部黄白或白色尾白 色。腹中部黑色,乳头三对;鼻垫与上唇间无毛;四肢棕黑色,跟行,足之腹面不被毛,具肉垫,前肢爪细长,趾无屈仲性,适于掘土,猪獾与狗灌体型比较相似,其外形的主要区别是拘灌喉部、响部、腹部皆为黑色,鼻垫 尖而似狗,鼻垫与上唇间被 毛( 堵灌裸出 )。
 
== 生活习性与人工饲养 ==
 
野生猪獾栖息于平原、丘陵、山区灌木丛或溪旁,穴居于岩洞或地下,黄昏或夜间活动杂食以植物的果实、根、茎以及小动物如蛆叫、昆虫、蛙等为食。有冬眠现象。年产一窝,每窝 2 一3仔,4 一 5月间产仔。白天入洞 穴休息,休息时成年兽多以前肢抱握吻端或者吻部弯向胸部成蜷缩状,一般声响不惊醒。活动时多以吻端掘土或用前肢挖掘造洞觅食。猪獾嗅觉灵敏,行动不甚灵活,喜清洁,定点排便,从不在洞穴内排 便。野生成年兽性情 凶猛,不易驯养。在每年5、6月间到的仔兽 ( 哺 期) 易驯养,很快就适应人为环境,对人无恐惧感,幼仔在休息时同窝的仔灌吻端伸入另一个仔灌的颈部,互相蜷缩,仔灌在活动时可相互嬉闹玩耍,常吸吮人的手 指,随人行 动。幼仔可饲喂乳状面糊或牛奶,以玉米面为主,适量加入蔬菜汁,每日3 一 4 次,每次l00~ 150 毫升为宜。断乳后人工配制词料可用玉米、小麦、高粱、骨粉、鱼粉、酵母、食盐及畜禽血粉及内脏。日粮200-100克,适量加喂蔬菜、水果等在春、夏、秋季进行阴晾处笼养晚秋人工穴养。
 
== 经济价值 ==
 
猪獾全身是宝,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有广阔的开发、养殖和利用前景。毛皮猪獾在冬季 ( 农历大雪)毛皮质量最优,绒毛密度最大,皮板致密,针毛长度和光泽最大。在我省留史皮毛市场生皮价值 3 0 一 5 0 元每张,经靴制可做华丽、精美的皮衣、皮领、皮帽,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摧油灌油的药用价值 很高,既可内服又可外用。采集灌油应在深秋冬眠前捕捉〔 春、夏季脂肪含量很少 ),捕后杀死,取出脂肪,用 文火将油炼出,每公斤灌油加入 30 克冰片和少量抗氧化剂 V E,搅匀待冰片溶化后密封燥处保存。生药呈浅黄 色油膏状。其药理作用中医认为有补中益气、消肿解毒、润燥、治中气不足、子宫脱垂、半身不遂、胃肠溃疡;外用治疗烧烫伤、痔疮、皮肤鞍裂,还可养颜护肤。
 
== 狼獾 ==
 
狼獾主要生活在北极边缘及亚北极地区的丛林之中,中国的东北有时也能看到它们的足迹。大概是因为它们既有狼一样的残忍,又有獾一样的体形,因此而得名。实际上,狼獾属于鼬鼠家族,而且是该家族中最大的动物,身长可达1米,重达25公斤,以棕色为主,远远望去,很像一头小小的棕熊。
狼獾是一种喜欢独来独往的动物,只有到发情期才肯聚在一起。它们活动的范围很大,母獾的领地可达50~300平方公里,公獾更大,甚至可达1000平方公里以上,往往覆盖了好几个母獾的领地。母獾对自己的领地防守得很严,特别是在发情期及喂养幼仔的时候就更是如此,对于任何胆敢来犯的母獾都会给以坚决的回击,严防第三者插足。但对于前来求婚的公獾又另当别论,因为这正是它求之不得的。狼獾的妊娠期很长,约120天左右,然后产下一窝幼仔,一般为1~3只,有时多达4只,两年后成熟,开始繁殖。
狼獾食性很杂,鸟蛋、小鸟、旅鼠甚至秋天的浆果都吃,但其主要食物是驯鹿,特别是在冬天,当驯鹿群从北极草原回到边缘丛林的时候,它们就会大开杀戒,跟在猎物后面穷追不舍。由于它的腿短,脚大,所以在厚厚的积雪上奔跑起来比腿长而蹄小的驯鹿容易得多。据计算,它们踩在雪上的压强只有驯鹿的1/10,所以得心应手,很容易捕到猎物。一旦捕到驯鹿,便会很快将它肢解,一部分当场吃掉,其余则分几个地方埋藏起来,以备在漫长的冬季找不到食物时再扒出来享用。有时当寻找食物特别困难时,它们也会饥不择食,靠狗熊或狼群的剩汤残羹甚至腐尸充饥,因而得一别名即“贪吃的家伙”。实际上它们只不过是为了生存而必须吃饱肚皮而已。
爱斯基摩人视狼獾的毛皮为宝物,因为这种毛皮即使在气温非常低的情况下,遇到嘴里哈出来的蒸气也不会结冰,仍能保持柔软干燥。这对在户外活动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脸周围的皮毛结起冰来,就会很容易把脸部冻伤。狼獾在中国仅见于大兴安岭森林,是一种不知疲倦地到处游荡的食肉兽,昼夜能跑三、四十公里,更以贪食知名。虽然经常吃其他野兽吃剩的尸体,但也会袭击比自己大得多的动物。
 
== 蜜獾 ==
 
蜜獾虽然属鼬科动物,但却单列一个亚科——蜜獾亚科(MELLIVORINAE)。这处亚科只有蜜獾一属一种动物。
蜜獾的分布范围很广,非洲、亚洲西南部、阿拉伯、直到苏联。体长60-77厘米,肩高一般25-30厘米。背部为灰色。它的皮毛松弛而且非常粗糙,不怕蜂蜇蛇咬。浅居在各种类型地带——雨林、开阔的草原以至于水边,要在黄昏和夜晚活动,常单独或成对出来。白天在地洞中
休息。蜜獾可称为杂食性动物,各种食物都吃,包括小哺乳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甚至连眼镜蛇和蒙巴蛇一类的毒蛇也吃。不过它最喜欢吃的是蜂蜜。它与黑喉响蜜鴷(INDICATOR INDICATOR)结成了十分有趣的“伙伴”关系。响蜜鴷一见到蜜獾就会不停地呜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响蜜鴷的叫声跟着它走,同时也发出一系列的回应声。蜜獾用其强壮有力的爪子扒开蜂窝吃蜜,而响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肴,因为响蜜鴷自己是破不开蜂窝的。
 
== 鼬獾 ==
 
鼬獾(Melogale moschata),别名山獭、山狟、白猪鼻、白猸,属食肉目鼬科鼬獾属,为东洋界特产动物(封面照片 林剑声 2010 年 3 月 27 日摄于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 1 100 m处)。鼬獾外形似獾,但个体较其他獾类小,体长 300 ~ 450 mm,体重 1. 0 ~ 1. 5 kg。鼬獾鼻吻部发达,具明显的猪样鼻垫,体表特征为额部有一白色斑,自顶部向后至脊背中央有一道连续的白色纵纹;其前额、眼后、耳前、颊和颈侧有不定型的白色斑;耳沿生有白色短毛;体背及四肢外侧多淡灰褐色;下颌、喉、腹部至尾基苍白色或黄白色,尾尖灰白。鼬獾的上颌裂齿(第四上前臼齿)近平行四边形。鼬獾具臭腺,受惊吓或遇到威胁时,会分泌恶臭气味。鼬獾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包括台湾岛),并见于缅甸、尼泊尔、越南、印度等国。鼬獾性杂食,多以蚯蚓、昆虫、小型哺乳动物、鸟蛋、蜥蜴、果实等为食。作为一种中型鼬科动物,鼬獾处食物链较高端,虽不是受胁物种,但种群数量下降明显,应受到关注和保护。
鼬獾每年繁殖一次。于2月上旬开始发情,一直延续至3月上旬。2月中旬多数母兽阴门肿胀,呈粉红色。这 时公、母兽相互追逐,大声呼叫,每夭可轮流放对,也可采取公、母合笼饲养交配。一般交配多在夜间进行。妊 娠期为57~80夭,多在4月上旬至4月末产仔。每胎4一5只,也有偶产1 只的。初生仔灌全身无毛,皮肤呈粉 红色,数日后,头顶和面颊有浅色白斑出现。仔灌生长发育很快,6日龄体重达57 一 67克,1 0日龄达 93一101克,12日龄达99一134克,1 4 日龄达121一136克。幼仔随母兽生活,产后两个月能独立生活,一岁后性成熟。
 
== 区别 ==
 
猪獾与狗獾,二者相似而略有不同。狗獾像小狗而比小狗更肥,尖嘴短足,短尾长毛,褐色,皮可做裘领。
 
== 繁育养殖 ==
 
獾的人工养殖方法简单,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是发展前景广阔的一种养殖业。为此,现将獾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圈舍建造
在环境较僻静的地方,建一个15~20平方米的园地,周围用石头或砖砌垒2米左右高的围墙。里面用石头做成假山,假山周围砌垒些洞穴,洞穴的上面要严密,以防漏雨水。洞内放些柔软的干草或干树叶等。园地面积的大小、假山的大小及洞穴个数的多少,要根据饲养獾的数量而定。
配种繁殖
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母獾在1岁左右,公獾在1.5岁左右即达到性成熟
獾公、母之间即开始有性冲动行为。獾每年只繁殖1次,一般在8月初至9月底开始交配。公、母性交后,其胚泡滞育期较长,受精卵2~3个月内不着床,在子宫内处于游离状态,受精卵着床后即开始发育。一般到第二年的4~5月份产仔。其妊娠期230天左右,每胎产仔3~4只。仔獾35日龄左右睁开眼睛。经过5~6个月的生长发育,到秋末冬初时,幼獾基本长大。
饲养管理
獾是杂食动物,其饲料来源非常广泛。
植物性饲料有:花生、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瓜干、各种薯类、瓜果、蔬菜类等。动物性饲料有:各种畜禽肉、畜禽内脏、青蛙、鼠类、昆虫类等。在应用时,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最好配合起来饲喂。在獾的非配种期要以碳水化合物饲料为主,适当搭配些蛋白质饲料即可。但在入冬前要增加蛋白质饲料的数量,使獾达到较好的肥度,以利其安全越冬。当獾进入配种期,由于母獾、公獾性欲冲动,性交次数较多,消耗体力较大,这时其饲料质量也应适当提高。日粮中蛋白质饲料应占到40%左右,碳水化合物饲料应占50%左右,蔬菜类应占10%左右。还应补充一点麦芽、酵母、维生素之类。母獾进入妊娠期后,营养质量更应提高,蛋白质饲料应增加到50%左右,而且还要做到新鲜和多样化,以保证胎儿在体内的生长发育和母獾的身体健康。对幼獾的饲养:当仔獾长到80日龄以后,就可断奶分窝饲养。
日常管理
一是投料要新鲜无污物;二是经常打扫饲养场地,保持干燥卫生;三是对饲养场地要保持安静,防止参观和生人进入。同时还要防止家狗和野猫的侵袭。
如若被獾类所伤,请及时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因为温血动物咬伤都建议接种,温血动物均可传播狂犬病。
经济价值编辑
【性味】味甘、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补中益气。灭蛔虫,小和疳瘦宜食用。其他功用与猪獾相同。
獾是一种皮、毛、肉、药兼具的珍贵野生经济动物。
獾皮是经济价值较高的皮毛,其皮革制品美丽大方,色彩艳丽,是制作高级裘皮服装的原料。为三色毛,两端白色中间黑棕,毛杆粗细适中,弹性好,耐磨,制成女大衣漂亮美观,是皮革抢手货。獾毛还可制作高级胡刷和油画笔。獾肉可食,獾油是由獾子的脂肪提取的油脂。是治疗烫伤、烧伤的有效药物。
 
== 小故事 ==
 
有一种獾叫蜜獾,还有一种鸟叫导蜜鸟。蜜獾要吃蜂蜜,导蜜鸟要吃蜂蜡,但是两位的本事都不太大,要互相帮助才能吃到自己爱吃的东西。蜜獾牙齿锋利,前爪粗硬有力,适合挖土、爬树,专门捣碎蜂巢。它皮肤坚硬厚实,上面布满了长而蓬松的粗毛,不怕野蜂螫。导蜜鸟平时也总是忙于寻找野蜂巢,但它却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来弄破蜂巢,所以只好找蜜獾当帮手。野蜂常常把巢筑在很高的树上,蜜獾不易找到。所以当导蜜鸟发现树上的蜂巢时,便马上四处找蜜獾。为了引起蜜獾的注意,导蜜鸟就不停地扇动翅膀,身体做出特殊的动作,并发出“嗒嗒”声。当蜜獾得到信号后,匆匆赶往目标所在地,爬上树去,咬碎蜂巢,吃掉蜂蜜。而此时导蜜鸟则悠闲地在旁边等候,等蜜獾美餐一顿走了以后,再来独自享受被蜜獾咬碎的蜂房里的蜂蜡。蜜獾和导蜜鸟真是一对好帮手!
 
== 本草纲目 ==
 
「释名」狗獾(音欢)、天狗。时珍曰∶獾又作 ,亦状其肥钝之貌。蜀人呼为天狗。「集解」汪颖曰∶狗獾,处处山野有之,穴土而居。形如家狗,而脚短,食果实。有数 种相似。其肉味甚甘美,皮可为裘。狗獾似小狗而肥,尖喙矮足,短尾深毛,褐色。皮可为裘领。亦食虫蚁瓜果 面有海獾皮,可供衣裘,亦此类也。
「气味」甘、酸,平,无毒。「主治」补中益气,宜人(汪颖)。小儿疳瘦,杀蛔虫,宜啖之(苏颂)。功与 同 (时珍)。
1,3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