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32
次編輯
變更
米制公约
,無編輯摘要
[[File:米制公约.jpg|35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16/74960a699dd24e9e846ccba792c5eb23.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28404901_22483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 米制公约 ''' 》( [[ 法语 ]] :Convention du Mètre, [[ 英语 ]] :Metre Convention),为法、俄、德等17个国家于1875年5月20日签署的一项 [[ 国际公约 ]] 。依该公约成立了旨在协调国际计量和协调米制发展的国际计量组织,同时也设立了监督该 [[ 组织 ]] 运行的机构体系。最初,米制仅涉及 [[ 质量 ]] 和长度单位,但1921年的第6届国际计量大会对其进行了修订,将任务扩展到所有 [[ 物理量 ]] 的测量。在1960年的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更新了米制公约框架下旧有的单位制体系,改为“ [[ 国际单位制 ]] ”(SI)。
依米制公约, [[ 国际 ]][[ 计量 ]] 组织包含3个层次的机构设置:
国际计量委员会(法语:Comité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简称CIPM):是该组织的领导和监督机构,由来自18个不同成员国的18名计量专家组成。
该公约的成员国被限定为法国的邦交国,但是1999年,为那些希望参与CIPM互认协议(CIPM-MRA)而无法以成员国身份加入国际计量局的国家和 [[ 经济 ]] 体设立了附属成员的类别。
==背景==
19世纪初开始,米制被欧洲各国和 [[ 天文 ]] 、 [[ 物理 ]] 等国际组织相继采用或推荐采用,米制在世界上的影响迅速扩大。1817年, [[ 荷兰 ]] 开始采用米制单位,1850年至1870年间,又有一些国家陆续接受了米制单位,包括 [[ 西班牙 ]] 、很多 [[ 南美洲 ]] 共和国、 [[ 意大利 ]] 和 [[ 德国 ]] 等。1863年, [[ 万国邮政联盟 ]] 开始使用克来表示信件 [[ 重量 ]] 。法国政府于1870年8月、1872年9月两次召开由采用 [[ 米制 ]] 国家代表参加的“国际米制委员会”会议。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