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铁刹山

增加 1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8 铁刹山.jpg|thumb|right| [httphttps://p4-qpic3.mafengwo40017.netcn/scenery/destination/s112015/M0005/0426/6914/wKgBEFqG5t2AV98lAALMBTGWSZ420Vid30Q.jpeg jpg 原图链接] [httphttps://www.mafengwoly.cncom/salesscenery/2399109BookSceneryTicket_792.html 图片来自 马蜂窝 同程旅行 网] ]]
[[铁刹山]]距本溪市东40公里,有一座主峰海拔900多米,方圆20余里的奇山,这就是东北[[道教]]龙门派的发祥地--九顶铁刹山,为长白山余脉,中有元始、真武、灵宝、玉皇、玄武、太上、锦绣、香炉、狮子、南天、北天、紫气、金母、来龙等十余座顶、峰、岭、峦,间以云光、日光、天冠、天桥、乾坤、卧虎等岩洞,山上流水潺潺,野花灼灼,翠柏参天,苍松蔽日,云雾飘渺,清风徐徐,风景优美,名胜众多;其中犹以云光洞最为著名,洞呈葫芦形,口高5米,内高9米,深达30余米,内有石龙、石[[虎]]、石[[蟾]]、石木鱼、石寿星、石定风珠、石仙床、石莲盆八石景,皆天然而成,惟妙惟肖,人称“八宝”,故亦名“八宝云光洞”,洞口岩石上刻“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十字。
==正教宫道院==
<ref>[http://play.news18a.com/show_3602.html 本溪铁刹山:东北道教第一山] </ref> 东北道教发祥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对景区进行升级改造,整合旅游资源,使景区有了质的变化,3000年的道家历史如今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眼前。<ref>[http://www.stone365.com/news/info-26028.html 国内最大花岗岩石雕老子像在本溪铁刹山落成] </ref> 9月27日,[[辽宁]]本溪九顶铁刹山风景区老子像落成暨新服务区启用仪式隆重举行。铁刹山风景区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东部,是东北道教龙门派发祥地,为 [[ 东北 ]] 道教祖庭,古代小说《封神演义》、《金陵府》均有关于铁刹山的文字记载。景区内奇峰峭拔,林木葱郁,四季风光如画,众多的摩崖石刻彰显出浓重悠久的历史文化色彩,是我县最具开发价值的区域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景区发展的软实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2009年10月,本溪县正式启动铁刹山风景区开发建设工程。历时五年,总投资近3亿元,先后完成7公里景区公路、6公里登山步道、6万立方米生态停车场、6000平方米仿古步行街、20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以及山门、石雕牌坊、太极广场等配套设施和正教宫、青云观等文化景点建设。老子像是铁刹山风景区的标志性景点,通体采用花岗岩进行雕刻,总高9.9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花岗岩老子像,老子像的落成和新服务区投入使用,标志着铁刹山风景区开发建设全面竣工。
==历史背景==
[[明代]]崇祯三年(1630年)道士 [[ 郭守真 ]] 入山居于云光洞内清修十余载,时又收徒传教,开关东道教之始,后被尊称为关东道教始祖,此山亦被称为明末清初东北道教创始地。山间原有郭祖塔、天官庙、三清观等道教建筑。全山方圆二十余里,是省、市文物保护单位。铁刹山有五个山峰,中峰原始顶,北峰真武顶,南峰灵宝顶,东峰玉皇顶,本峰太上顶。因从东、南、北三面仰视,元气可望见三个顶峰,三三合而为九,故名九顶铁刹山。该山奇峰峭拔,林木葱郁,古树参天(可惜1967年秋天一场山火烧掉大片古树),洞穴幽深。是东北道教兴始之地,山上多古洞,有云光洞,天桥洞,乾坤洞,日光洞,风月洞,悬石洞,郭祖洞、三仙洞。其中以云光洞为最大,神话故事中说,长眉李大仙曾在此修练,杨金豹曾在此投师学艺。该洞斜向上,深约20米,宽7至10米,洞中“八宝”,有定风珠、石寿星、石虎、石龙、石蟾蜍、石木鱼、石床、石莲花,洞外刻有“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十个大字。山上多石刻,其中“与天同寿”摩崖石刻高八米,宽五米,字大如般。
==旅游行程简介==
19,0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