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RIM-8黄铜骑士

增加 17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RIM-8黄铜骑士.jpeg|有框|右|<big>RIM-8黄铜骑士</big>[http://p9.itc.cn/q_70/images03/20200714/1c9def005f784c17a99e476b1c0353cc.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407593544_99895276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RIM-8黄铜骑士 ''' (Talos)是 [[ 美国海军 ]] 第一种长程舰用 [[ 防空导弹 ]] ,由于设计期间 [[ 海军 ]] 方面对于导弹的性能要求不断改变,使得黄铜骑士导弹拖延将近10年才真正开始服役,其他较晚开始的计划反而先行服役,他同时也是第一款可以同时对空与对舰射击的导弹。
黄铜骑士导弹采用双重导引系统。在发射和飞行中期是以乘波导引,终端则切换为半主动 [[ 雷达 ]] 导引。位于导弹鼻端的4根小型棍状物就是半主动导引的接收天线。黄铜骑士导弹的体积相当庞大,弹体长达11.6米,同一时期 的MiG的[[米格-15战斗机|MiG-15战斗机 ]] 的机身也不过10.1米。为了收藏与甲板下方,导弹在储存阶段是以水平方式方置,加上导引与控制的雷达与电子系统,使得能够安装黄铜骑士导弹的舰艇较为有限,服役的数量远不如其他两种当时一起服役的防空导弹。
==历史==
美国海军于 [[第 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战]] 末期经历过日本神风特攻队的惨痛经验之后,决定开发以 [[ 冲压发动机 ]] 为动力的防空导弹,这个计划被称为熊蜂(Bumblebee),最初是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的应用物理实验室主导研发计划。1948年第一次超音速乘波导引试验飞行成功完成,1951年接近最终设计的试验载具RTV-N-69XPM试射成功,海军给予这一款导弹的编号是SAM-N-6。
第一枚黄铜骑士原型导弹于1952年10月试飞,当年年底也成功完成第一次对空中目标的拦截验证。但是受到美国海军不断修改导弹的性能 [[ 设计 ]] 需求,导致研发计划一再拖延,直到1959年,第一种量产型SAM-N-6B才真正进入服役。
1960年SAM-N-6b1开始服役,最主要的改进是将导弹的最大射程提高一倍,弹头改为连续杆高爆炸药以增加破坏力。
班迪斯公司是黄铜骑士导弹量产的主要厂商,导弹的动力来源是 [[ 固态火箭 ]] 加力器加上冲压发动机提供高速持续飞行,最大飞行 [[ 速度 ]] 可达2.5马赫,最远射程为185公里。导引方式为雷达乘波与半主动导引的综合体,弹头可以携带传统炸药或者是核子武器。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鼻端的天线:由于 [[核武器| 核子武器 ]] 的杀伤范围较大,终端飞行阶段的半主动导引被认为需求不高,因此将4根天线拆除。
SAM-N-6c1于1962年出厂,最大的改变是将原先需要分开携带的核子弹头与传统弹头型导弹,整合为能够直接在船上互换弹头,降低储存,操作与维护的麻烦。
1963年美国海军修改编号,黄铜骑士导弹改为RIM-8。
1968年5月23日,美国海军核动力巡洋舰 [[ 长滩号 巡洋舰|长滩号]] (CGN-9)以舰尾导弹发射架发射2枚黄铜骑士导弹拦截一架120公里外的北越 [[ 米格-21战斗机 ]] 。此为本型导弹首次实战击落敌机,亦是有史以来首次有舰只用区域防空导弹成功实战中截击战机的记录。同年6月,同一艘舰再次以黄铜骑士防空导弹截击另一架MiG-21。
1974年当新设计的 [[ 标准 ]] 一型增程型导弹开始服役之后,黄铜骑士导弹逐渐开始退出现役,1979年所有的导弹系统全数更换,剩下的导弹弹体修改为MQM-8超音速靶弹,作为模拟 [[ 苏联 ]] 超音速飞行的 [[ 反舰导弹 ]] 之用。
==其他军种==
美国空军曾经在1950年代中期表达对于陆上版黄铜骑士导弹的兴趣,但是这项兴趣在1957年就消失了,陆上版黄铜骑士导弹计划被转移到 [[ 美国陆军 ]] ,稍后就完全消声匿迹了。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270,6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