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670
次編輯
變更
俾斯麦级战列舰
,無編輯摘要
[[File:俾斯麦级战列舰.jpeg|有框|右|<big>俾斯麦级战列舰</big>[http://img2.tgbusdata.cn/v2/thumb/jpg/ZWY3OCwwLDAsNCwxLDEsLTEsMCxyazUw/u/xin.tgbus.com/uploads/allimg/150806/213-150P61H3155V.png 原图链接][http://wows.tgbus.com/157693.shtml 来自 战舰世界 的图片]]]
两艘同级舰的服役生涯都是短暂的。俾斯麦号仅参加了一次 [[ 军事 ]] 行动,即出击至北 [[ 大西洋 ]] 的“莱茵演习行动”,以袭击从北美发往 [[ 英国 ]] 的补给船队。在行动中,它摧毁了英国战列巡洋舰 [[ 胡德号 战列巡洋舰|胡德号]] ,并在丹麦海峡海战中击损新式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在皇家海军追逐了3天后的最后一战,俾斯麦号遭击败并沉没。致沉的原因仍然存在分歧,英国的主要来源主张对舰只的沉没负责。然而据罗伯·巴拉德和詹姆斯·卡梅隆的考察证据表明,俾斯麦号的沉没最有可能是如同其幸存船员所声称的自沉。
提尔皮茨号的生涯并不引人注目;它于1942年被遣往 [[ 挪威 ]] 水域,并在当地行使存在舰队的职能以威慑从英国至 [[ 苏联 ]] 的护航船队。期间它曾多次遭到皇家海军及皇家空军的袭击。1944年,舰只被 [[ 兰开斯特轰炸机 ]] 的三枚高脚柜炸弹命中,造成严重的内部破坏并使之倾覆。提尔皮茨号最终于1948年至1957年间被拆为废铁。
==设计==
德国海军自1932年起便开始了新一代战列舰的概念设计,以确定在《 [[ 华盛顿海军条约 ]] 》关于35,000长吨(36,000公吨)排水量的框架下,所建战列舰的理想特性。这些早期的研究已经明确,舰只应配备八门330毫米炮、最大速度为30节(56千米每小时),并且具有强大的装甲保护。具体至俾斯麦级的设计工作是在1933年启动,并持续至1936年。1935年6月,德国签署了《英德海军协定》,这将允许德国以占皇家海军35%的总吨位比例建造战列舰。它也使德国得以进入自 [[ 华盛顿会议 ]] 所形成的国际条约体系。此时,已经开始海军扩张计划的 [[ 法国 ]] 被视为是对德国最有可能的威胁,而非英国。因此,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是旨在对抗当时正在兴建的法国新式战列舰。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包括主炮口径、推进系统以及装甲保护。致使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采用380毫米炮的决定性因素是法国海军明确了将在四艘 [[ 黎塞留级战列舰 ]] 上搭载的380毫米炮。经研究决定,四座双联装炮塔可为主炮的分配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因为它可在前部和后部提供均等火力,并简化火力控制。这种布局与帝国时期的最后一款战列舰—— [[ 巴伐利亚级 战列舰|巴伐利亚级]] 相类似。近似之处使得人们推测俾斯麦级只是早期舰只的拷贝,尽管主炮的布局和三轴推进系统是它们仅有的共同特征<ref>[https://www.sohu.com/a/167600593_99930900 帝国的骄傲:二战德国的巅峰之作俾斯麦号战列舰 ],搜狐,2017-08-27</ref>。
海军建造者们在审视了柴油齿轮传动、蒸气传动和 [[ 涡轮 ]][[ 电力 ]] 传动发动机后,将后者定为首选;因为它已被安装在美国 [[ 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 ]] 和法国客轮诺曼底号上,证实了是非常成功的。设计人员还需要为新战列舰提供足够的航程,它们必须长途跋涉从德国港口驶抵 [[ 大西洋 ]] ,而德国没有海外基地可供舰只补料。由于德国舰队在数量上的劣势、以及假设海战就发生在相对较近的 [[ 北海 ]] 范围内,设计十分注重稳定性和装甲保护。极厚的垂直装甲带,连同重型上层堡垒装甲板和在艏艉两端全面的防弹保护都被采纳。
俾斯麦号和 [[ 提尔皮茨号 战列舰|提尔皮茨号]] 的排水量还受到基尔、威廉港以及威廉皇帝运河现有基础设施能力的约束。1937年2月11日,建工办通知海军总将埃里希·雷德尔,由于海港限制和运河深度,这些舰只的排水量不可超过43000公吨。该部门还表示倾向于兴建第三艘舰并保持在35000长吨的条约限制内。海军上将维尔纳·福克斯作为海军总司令部海上训练司的负责人,建议雷德尔和 [[ 阿道夫·希特勒 ]] 进行必要修改以降低排水量,确保新舰符合《 [[ 伦敦海军条约 ]] 》的法律要求。但随着 [[ 日本 ]] 拒绝签署新条约,以至于允许条约签署国建造战列舰上限达45,000长吨(46,000公吨)的自动调整条款自1937年4月1日起生效。俾斯麦级最终设计的排水量为41,400长吨(42,100公吨),处于此上限以内,因此福克斯的修改被摒弃。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