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7
次編輯
變更
林建海
,無編輯摘要
}}
<big>'''林建海'''</big>
* 林建海,1955出生于 [[ 浙江 ]][[ 温州 ]] 乐清磐石镇,曾在美国的大学进行深造,1986年获博士学位。林建海曾在学术机构和金融部门工作,1989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为永久雇员。<br>
* 2012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任命林建海担任秘书长,这一任命于3月22日生效。
== 人物简介 ==
* 1974年至1978年就读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系,毕业后留校进修;
* 1981年经考试被选派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留学;
* 1983年至1986年在 [[ 乔治·华盛顿大学 ]] 学习,获国际金融博士学位;
* 1989年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至今,先后任该组织亚洲部经济学家,政策发展与检查部高级经济学家,融资财务部副处长、处长、局级官员;
* 2009年被提升为高级顾问,兼任该组织干部提升审查委员会,青年经济学家录用委员会,及职员多元化委员会成员;
* 他们这届工农兵学员入学的第一个月是参加修建校园围墙的劳动,第二年他们又帮助修建操场和游泳池。三年半的大学时光,林建海过得非常愉快。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抓得很紧,老师教得非常认真。课下,学生们手里端着熊猫牌或红灯牌的收音机,如饥似渴地练外语,学习气氛十分浓厚。大家都经历了在农村、工厂、部队的锻炼,获得这样的学习机会,无不珍惜。涉外经济类院校在当时的中国可谓凤毛麟角,有位英国女老师教了他们二年,他的英文老师还有:戎丽芬、苏恩娟、郭玉晶、孙维炎、姚念庆、何增楣等。
* 大学时的他学习成绩依然名列前茅。同学有时开玩笑说他考试能力强。其实他的秘诀是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加课后复习,笔记一整理,一门课的要点就提炼出来了,考试时自然水到渠成。
* 三年半时间飞快过去,毕业分配的时刻到了。这时,“文革”刚刚冰河消融,春天的画卷渐渐展开。对北京生活不习惯的林建海一心想回南方工作,却被留校进入了师资班培训。这期间,他受益匪浅,他的老师有 [[ 刘舒年 ]] 、 [[ 邱年祝 ]] 、 [[ 黎孝先 ]] 、 [[ 陈同仇 ]] 、 [[ 叶彩文 ]] 、 [[ 王林生 ]] 、 [[ 许静梅 ]] 、 [[ 王和英 ]] 等。
* 一天,林建海正在校园漫步,脑子里仍然想着如何回南方工作,对面遇到骑车经过的徐世伟副院长。徐院长十分看好林建海的聪明、勤奋和高中底子扎实,认为是块可塑之材。徐院长邀他到办公室聊聊。徐院长问他:你知道最近有个出国考试吧?你准备得如何?他答说,我不想出国,所以没准备考试,我想回南方工作。徐院长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眼光要放长远些,我和孙维炎老师也是南方人,我们不都在北京工作得很好吗?你年纪轻轻,如果能留学,将来前途无限。你回去想想。若干年后你回过头来,你肯定会认为我今天的建议是正确的。不要因为跟老师一起考试,就有顾虑,你们年轻,记忆力强,可能比老师考得还好!
* 经过徐院长这番开导,林建海想通了,开始抓紧复习准备参加出国考试。考试那几天,大教室坐得满满的。林建海很放松,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