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28
次編輯
變更
蕃人公学校
,無編輯摘要
[[File:蕃人公学校.jpeg|有框|右|<big>蕃人公学校</big>[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06/5642c47f08274a9dbc6b5c155b3bd97a.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30608074_9998576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1941年,蕃人公学校连同其余公学校改制为国民学校。 [[第 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战]] 后的1945年,国民学校改制为现在的国民小学<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831/07/8873097_683464310.shtml 70年代五年制小学,60后的少年时光,只有老一辈人才知道!],个人图书馆,2017-08-31</ref>。
==简介==
1895年, [[ 日本 ]] 开始于 [[ 台湾 ]] 的统治。1896年,台湾总督府学务部以普及日语为目的,于6月公布“国语传习所规定”,同年9月总督府公布《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规则》。在此两规则下,台湾总督府在各地设置14所国语传习所。这规则里面所称的“国语”指的是日语(因当时台湾为日本 [[ 领土 ]] ),而设立此传习所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普及 [[ 日语 ]] 。
1898年9月根据此规则,台湾南部恒春的“恒春国语传习所”特地于猪𦛨束(今满州乡里德村)设置恒春国语传习所猪𦛨束分教场,此为台湾第一所原住民 [[ 小学 ]] 。不久,当时部分位于“蕃地”附近的国语传习所亦随后分别在原住民 [[ 部落 ]] 设置数所国语传习所分教场。
1898年8月16日,废国语传习所,另行设立同样性质的公 [[ 学校 ]] ,并发布“台湾公立公学校规则”、“台湾公立公学校官制<ref>[http://www.docin.com/p-734068005.html 台湾省公立学校教师及职员出勤差假管理办法 台湾省政府令中华民国],豆丁网,2013-12-2 </ref>”与“公学校令”。不过当时,原住民所念的分教所通常未达设置公学校的标准,只能升格为“国语传习所”,例如猪𦛨束分教场升格为猪𦛨束国语传习所。
1899年,台湾总督府再以训令27号规定“蕃人子弟”进入公学校之规定,此为限制原住民义务教育的法源。1905年, [[ 台湾总督 ]] 府发布名为“蕃人子弟就学之公学校教育规程”的训令32号,明令废止原有存在的“蕃人”国语传习所,改名为“蕃人公学校”。例如猪𦛨束国语传习所改制的蚊蟀蕃人公学校,就是台湾第一所蕃人公学校。
蚊蟀公学校就是今满州国小,满州国小校园还留存有一块当时前人所立的“ [[ 高砂族 ]] 教育发祥地纪念碑”供人凭吊。
==特色==
1905年,连同改制的国语传习所,供原住民研习的“蕃人公学校”共有20所。当时除了特殊的蕃童教育所之外,所有“蕃童”教育就独立于教育体系,全部纳入此“蕃人公学校”。
蕃人公学校与六年制的公学校不同,基本上的学制是四年。根据1914年的蕃人公学校规则,该学制还可因地制宜,设立3年制的蕃人公学校学制。而在 [[ 学习 ]] 科目方面,蕃人公学校主要有 [[ 国语 ]] 、算术与修身三科目。另视情况可加设 [[ 农业 ]] 、手工与唱歌。
1922年将蕃人公学校更名为公学校前,蕃人公学校共有30所,学童47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