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九二海战

增加 9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九二海战2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29/2463d6590d2740339c8e220e39c13ef4_t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53063829_767131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九二海战 ''' 发生于1958年9月2日,亦称为九二台海战役、料罗湾海战、金门料罗湾战役,属于 [[ 八二三炮战 ]] 中规模最大的海战。海战两方分别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 [[ 中华民国海军 ]]
==背景==
1950年, [[ 第二次国共内战 ]] 中失利的中华民国政府迁徙至台湾国民党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绝大部分 [[ 中国大陆 ]][[ 领土 ]] 。不过,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仍续拥有福建省当中的金门、 [[ 马祖 ]] 两座岛群总面积约两百平方公里的 [[ 群岛 ]] (以下简称国军)。1958年,为赢得国共内战与取得金门岛等因素,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下简称解放军)于该年8月23日开始以密集炮击为主攻打金门岛,并对金门展开海路封锁。
经过8月24日海战,中华民国海军的“台生”号被击沉,“中海”号被重创,二艘均为美制“郡”级 [[ 坦克 ]] 登陆舰。此战后,国军对金门的运补选择大风、高海况,解放军的几十吨级别的 [[ 鱼雷艇 ]] 难以出航的时机,以避免遭解放军快艇的伏击。解放军也 [[ 意识 ]] 到当天海况对鱼雷艇作战不利,因此另又组织了炮艇战队支援鱼雷艇。
==遭遇==
1958年9月1日16时30分,国军的美坚号 [[ 登陆舰 ]] ,在3艘军舰护航下,从马公岛驶出前往金门岛。美坚号满载军事物资,休假期满的美军顾问与士兵,以及中外记者37人组成的战地访问团。
20时52分,解放军的近岸观通站在27海里距离上发现美坚号船队。此时,处于 [[ 台风 ]] 前缘,风力8-9级,远远超出解放军快艇的适航能力。国军选择这种 [[ 天气 ]] 海况出航,就是看准了不适于快艇出击。但最终解放军仍派船冒险出航接战。
1958年9月2日,为掩护从台湾后勤运补至金门的美坚号登陆舰(LSM-249),中华民国海军的沱江号编号104、柳江号编号125猎潜舰,和维源号编号42 [[ 炮舰 ]] 共3艘,于金门 [[ 料罗湾 ]] 附近外海,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103、105、174、177、178、180号P-4型鱼雷艇,和556、557、558号55甲型 [[ 炮艇 ]] 共9艘正面冲突。
沱江号和柳江号为美国Nashville Bridge公司(厂)所出厂的PC-461级猎潜舰(原编号PC-1247)所改装,为二战末期的1943年出厂,于国共内战晚期的1948年由美国拨交给中华民国海军所使用的军舰。该军舰长约52.94米,宽7.16米,排水量450吨,最高速率18节,经改装后配有3吋主炮一门及1门40毫米和5门20毫米机关炮。维源号为 [[ 国USS 国]]USS Admirable (AM-136)级炮舰,长56.24米,宽10米, [[ 排水 量650 量]]650 吨,最高 [[ 速15 速]]15 节,主武器一门3寸主炮、4门40毫米和6门20毫米机关炮。
解放军所属P-4 [[ 鱼雷快艇 ]] 排水量仅22公吨,主武器为2具457毫米鱼雷 [[ 发射管 ]] ,最高速度达40节。55甲型炮艇 [[ 排水 量75 量]]75 吨,2座双联37毫米机关炮塔,最高航速22节。53甲型炮艇排水量50吨,最高航速11节,未及参战。
27,23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