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桥立号防护巡洋舰

增加 357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桥立号防护巡洋舰'''(日语:橋立/はしだて Hashidate ?)是旧日本海军的防护巡洋舰,为松岛级(日方正式名称“松岛型”)三号舰,也是该级唯一一艘由日本本国自行建造的军舰。本舰[[设计]]时意图以小吨位舰艇装载大口径火炮,来抗衡当时清朝[[北洋舰队]]的主力舰。本舰作为[[日本海军]]重要战力之一参加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时期则退居二线,执行了辅助任务。服役后期先后用作海防舰和训练船。
本舰得名自京都府丹后国名胜之一的天桥立。松岛级三舰均取名自日本三景,因此三舰经常合称为“三景舰”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801/09/13301775_303971825.shtml 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联合舰队之防护巡洋舰 装甲巡洋舰 巡洋舰篇],个人图书馆,2013-8-1</ref> 。此外这也是[[日本海军]]中第一艘以“桥立”命名的军舰;日后的桥立号炮舰继承了该名。又战后海上自卫队的桥立号迎宾船也沿用了该名,不过该船仅作为迎宾用,并非作战军舰。
==设计和概述==
本舰最主要的武装就是舰艏的加奈式320毫米后膛炮,由法国施耐德公司根据加奈式火炮的规范进行制造,内管为英国制造,外管为法国生产。最初[[设计]]人员打算采用42倍口径;但有关人员担心火炮过于庞大、转动时会影响军舰的平衡性,因此修改为38倍径(膛线长12160毫米)。主炮炮弹可选用450公斤实心穿甲弹或者350公斤开花弹,备弹60发,有效射程8000米,最大转角285度。主炮备有一个前部敞开式炮罩。整门火炮全重66吨,虽然稍有缩小,但转动时依然会引起舰体侧倾,高海况下根本不能转动;同时为了降低全舰重心,设计师布置了一个非常低矮的火炮[[甲板]],这又导致了极为严重的上浪问题,使得适航性恶化。理论射速10分钟1发,但由于种种限制,实战中射速仅有1小时1发,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本舰的副炮和轻火力也和姊妹舰松岛不同。副炮为11门单装120毫米速射炮,其中10门安装在主甲板下方的炮房两侧,另外舰艉也有1门。每门炮备弹120发。[[轻武器]]包括哈奇开斯47毫米重型机关炮6门,47毫米轻型机关炮12门。[[鱼雷]]武器方面,本舰配备了4具鱼雷发射管,舰艏3具、舰艉1具;前后为固定式,两舷为旋转发射架 <ref>[https://www.lishixinzhi.com/lishilunwen/178209.html 甲午战争日本舰船松岛 严岛 桥立号装甲巡洋舰介绍 ],历史新知,2018-07-16 </ref>
本舰要害部位(如轮机舱、弹药库)以及火炮防盾采用了淬火硬化钢。由于要在仅4000多吨的舰体上塞进如此多的武装,本舰严重超重,设计师被迫牺牲防护能力来降低重心。[[装甲]]甲板全部在水线下,厚40毫米,主炮炮座300毫米。司令塔厚100毫米。另外在舰身主炮台到[[锅炉]]、蒸汽机舱之间设置了一道钢质装甲带,厚10毫米,高1.5米,结合部宽70毫米。
248,4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