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卡內基基金會

增加 4 位元組, 3 年前
發展歷程
[[派弗]]與其前任[[加德納]]近似,力圖把公益事業擴大到社會改良,不過更為激進,是近乎理想主義的社會改革家,但是他在卡內基基金會任職期間卻是從[[尼克森]]到[[雷根]]政府時期,是美國思潮偏向保守的時期。所以他的許多理想未能貫徹,在他離職的最後文章中總結了30年來從事公益事業的思想,對當時在裡根治下美國精神的“卑下”、社會公正的背離和社會對弱勢群體和兒童的不負責任表示悲憤之情,呼籲改弦更張,回到從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的福利政策道路上來。<br><br>
'''20世紀80年代以後'''<br><br>
1982年另一任新會長 [[ 漢堡 ]] 上臺。他與派弗背景很不相同,主要從事醫務工作,原任哈佛大學衛生政策研究和教育部主任。他表示到基金會任職是為社會和公眾服務,不過對基金會應關心的問題有不同的看法。他確定基金會的幾大目標是:<br>(1)避免核戰爭,改善美蘇關係;<br>(2)教育全體美國人,特別是青年,以適應一個以科技為基礎的社會;<br>(3)防治各種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傷害,包括吸毒、酗酒和少女懷孕等社會問題;<br>(4)在第三世界培訓和開發人力資源,重點在墨西哥。<br><br>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