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河间郡

增加 18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景帝二年(前155年),封皇子[[刘德]]为河间王,复置河间国。[[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推恩置旁光、距阳、蒌、阿武、参户、州乡、平城、广、盖胥九侯国,别属魏郡、[[勃海郡]]等邻郡。元朔四年(前125年),推恩置重侯国,别属[[平原郡]]。后推恩置沈阳侯国,别属勃海郡。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推恩置景成、平堤、乐乡、高郭四侯国,别属勃海郡、钜鹿郡等邻郡。五凤二年(前57年),推恩置阳兴侯国,别属涿郡。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河间国除为郡。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复置河间国,国都在乐成县(县治在今河北[[献县]]东)。建始二年(前31年),推恩置窦梁侯国,别属邻郡。绥和元年(前8年),推恩置广昌、都安、乐平三侯国,别属邻郡。汉哀帝建平二年(前5年),推恩置南昌侯国,别属邻郡。元寿二年(前1年),推恩置宜禾、富春二侯国,别属邻郡。至此,河间国仅余乐成、候井、武隧、弓高四县。[[王莽]]时国绝。
[[东汉]]建武七年(31年),封西汉末河间王之子[[刘邵]]为河间王。建武十三年(37年)省河间国,并其地入信都郡。和帝永元二年(90年),封刘开为河间王,分乐成国、勃海郡、涿郡复置河间国,领十二县。桓帝延熹元年(158年),分河间国之蠡吾县、高阳县与[[中山国]]、安平国数县置博陵郡。献帝建安中,[[曹操]]分河间国、勃海郡置章武郡 <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69746862 什么是河间?],知乎</ref>
===魏晋北朝===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河间郡,领县直属瀛州。[[杨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瀛州为河间郡,治河间县(今河北省河间市),领十三县:河间、文安、乐寿、束城、景城、高阳、鄚、博野、清苑、长芦、平舒、鲁城、饶阳。
夏五凤元年(618年),改河间郡为瀛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为河间郡,领六县:河间、高阳、平舒、束城、博野、乐寿。燕圣武元年(756年),复改为瀛州。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复改为河间郡 <ref>[http://www.guoxuedashi.com/diming/35088v/ 历史上的河间郡来历与出处],国学大师 </ref> 。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瀛州。燕顺天元年(759年),复改为河间郡。[[李豫|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复改为瀛州。
==视频==
248,8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