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蜀郡

增加 6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蜀郡 ''' 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之一。蜀郡以成都一带为中心,所辖范围随时间而有不同。汉代治置蜀郡属国都尉。
==基本内容==
[[ 战国 ]][[ 秦惠王 ]] 十一年置,今四川旧成都龙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宁府之剑阁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国,治今之成都县,自汉至隋皆因之,唐升为成都府。
后治置蜀郡属国都尉, [[ 三国 ]] 蜀改为汉嘉郡,故治在今四川雅安县西。
==历史发展==
成都附近原为古蜀国所辖。西元前四世纪,古蜀国国王开明五世(另一说法为开明九世)将首都从广都樊乡(今成都华阳)迁至成都。
秦惠王时,蜀王封于汉中的苴侯与巴国交好,而蜀国又与巴国交恶,此举引起蜀王不悦。据《 [[ 华阳国志 ]] 》记载:“昔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为仇,故蜀王怒,伐苴。苴奔巴,求救于秦。秦遣张仪从子午道伐蜀。”秦惠王于西元前316年灭蜀。秦惠王也灭了苴与巴。
秦国于西元前316年在 [[ 成都 ]] 设成都县。蜀国刚被秦国并吞时并不平静。周赧王元年(西元前314年),秦惠王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壮(一作陈庄)为相,所治范围在今四川旧成都龙安潼川雅州四府、邛州及保宁府之剑阁以西皆其地,即古蜀国,治今之成都县。周赧王四年(西元前311年)(一作六年(西元前309年)),陈壮反,杀蜀侯,秦又伐蜀。秦又封了两任蜀侯,但都与秦王相处不好。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并造石人作测量都江堰水则,是中国最早水尺。 西元前277年,秦国置蜀郡,设郡守,成都为蜀郡治所。自汉至隋皆因之,唐升为成都府。
汉初承秦制。汉高祖虽然控制巴、蜀,但南中(今 [[ 云南 ]] [[ 贵州 ]] 、及 [[ 四川 ]] 南部一带)在汉朝控制范围之外。之后,汉代又再往 [[ 四川盆 ]] 地周围扩张,并设立新的郡。治置蜀郡属国都尉,三国蜀汉改为汉嘉郡,故治在今四川雅安县西。
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文翁石室”。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置益州。 [[ 王莽 ]] 改益州为庸部,蜀郡为导江,治临邛。新朝地皇五年(24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又改益州为司隶,蜀郡为成都尹。东汉时仍为蜀郡。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从原广汉郡雒县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
[[ 东汉 ]] 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汉室宗亲刘备在军阀混战中崛起。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汉,次年(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蜀地蜀郡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禅,历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国力强盛,但是经过 [[ 关羽 ]] [[ 荆州 ]] 、刘备败夷陵后元气大伤,后来诸葛亮治国,恢复生产,使得能与魏吴抗衡。
[[ 晋武帝 ]] 改蜀郡为成都国,不久恢复称呼。公元304年,李雄在成都建国“大成”,史称“成汉”。公元347年,成汉被东晋桓温所灭,历5主,共43年。
[[ 南朝 ]] 宋、齐以后,蜀郡的治地址都是成都县。北周置益州总管府。大业初年(605年),府废,隋炀帝复改益州为蜀郡。唐朝复为益州,武德初年(618年),置总管府。
112,3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