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临淮郡

增加 2,288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临淮郡,中国古郡名。西汉始置,郡治在徐县(县治在今江苏省泗洪县南),属徐州刺史部。东汉中期废,其地并入下邳国。…”
临淮郡,中国古郡名。西汉始置,郡治在徐县(县治在今江苏省泗洪县南),属徐州刺史部。东汉中期废,其地并入下邳国。西晋复置,东晋以后废。唐玄宗时复置,肃宗时废。

==建置沿革==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分广陵郡与沛郡数县置临淮郡,因其地跨淮水,故名临淮。淮水以西诸县原属沛郡,淮东诸县原属广陵。昭帝时,割临淮郡二万三千户予广陵国。元帝时,分广陵王子侯国襄平、兰陵、广平属临淮郡。成帝元延四年(前9年),临淮郡治徐县,领二十一县、八侯国:徐县、取虑县、淮浦县、盱眙县、厹犹县、僮县、射阳县、开阳县、赘其县、高山县、睢陵县、盐凟县、淮阴县、淮陵县、下相县、富陵县、东阳县、播旌县、西平侯国、高平侯国、开陵侯国、昌阳侯国、广平侯国、兰阳侯国、襄平侯国、海陵县、舆县、堂邑县、乐陵侯国。平帝元始二年(2年),临淮郡有268283户,1237764人。

新莽改临淮郡为淮平郡。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年),封刘衡为临淮公,临淮郡为公国。建武十七年(41年)刘衡薨,无嗣,临淮除为郡。建武三十年(54年),割取虑、昌阳二县属楚国。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封皇子刘衍为下邳王,分东海郡下邳县一带置下邳国。永平十八年(75年),以临淮郡全郡十二县及九江郡之锺离、当涂、东城、历阳、全椒五县增益下邳国。临淮郡遂废。汉献帝建安年间,下邳国除为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分下邳郡淮南诸县复置临淮郡,领盱眙县、东阳县、高山县、赘其县、潘旌县、高邮县、淮陵县、司吾县、下相县、徐县,全郡有一万户。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分临淮郡置堂邑郡。东晋时,以临淮郡土地侨置北方州郡,置盱眙郡,改堂邑郡为秦郡。

隋初置泗州。大业中改泗州为下邳郡。唐初仍置泗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泗州为临淮郡,领宿预、徐城、下邳、涟水、虹县、临淮六县,郡治在临淮县,有37526户,205959人。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泗州。
249,5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