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987
次編輯
變更
十都大屋
,创建页面,内容为“十都大屋位于江西省广丰区嵩峰乡十都村,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当地纸商王直贤建成,原称“直贤大屋”。2018年3月,…”
十都大屋位于江西省广丰区嵩峰乡十都村,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当地纸商王直贤建成,原称“直贤大屋”。2018年3月,以十都王家大屋之名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直贤出身贫苦,发财后为光宗耀祖,就在老家十都建造了这幢百间大宅。十都大屋具有典型的赣东北民居建筑风格,今大体保存完好。现存建筑面积5197平方米,大屋除厅堂、廊道外,有房间103间,水井3口,鱼池4个,天井36个,石质推槽式圆门18个。建筑整体为砖木石结构,其最大特点是榫头夹缝相当精密,全屋找不到一个楔子。
1984年,同济大学曾有考察团到此考察。2010~2011年,广丰县投资334万元,对十都大屋的门厅、书厅、四合厅、香火厅等频临倒塌的建筑进行了维修。
==简介==
十都大屋,坐落于 广丰县十都村的中东部,它建于清代乾隆十三年,是当时纸商王直贤所建,故又名“直贤大屋”。据《王氏世谱》所载,十都肇基于元初,始祖 童姓开始居住,王姓于南宋 嘉熙年间,因战乱从 山西太原迁至江山保安,后移居 广丰十都。 只要顺着古街道,由东往西走到村子的中东部,十都大屋就静立在游览者的面前,在200多年的风雨飘摇中,大屋也依然 卓尔不群。 十都大屋占地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80米,单层砖木结构,大屋内厅、堂、室、廊布局错落有致,除厅堂、风道外,有房间108间,小井2口,青石栏杆、鱼池4个,大小天井36个,青石推槽式圆门3个。文物考古专家称,十都大屋是目前 江西省遗存最大的古民宅。
==古建筑的博物馆==
十都村全村原有528栋古建筑,其中明代20余栋,清代150余栋,其余民国时期居多。 这些古建筑,历史悠久,时间跨度大,从明代到清代,直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都有,全面展示了明以后各个朝代建筑发展的轨迹。清一色的青砖灰瓦、 马头墙,高低错落有致,建筑布局合理,独具特色。村内小街地面均以 青石板或鹅卵石铺就,使人免受泥泞之苦。从村落走向、建筑布局、环境特色到空间联系和分割等多方面,用一条溪水把文章做活了,表现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又不 悖逆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哲理。从十都大屋往西走,还可见到保存较好的 明清建筑,有“上祝家大厅”(建于明代万历年)、“花堂门”(建于清乾隆十三年)、“古戏台”、“沈氏 宗祠”、“童家大屋”、“十都 石拱桥”、“显 白公祠”等。
走进十都,登上十都古石拱桥,看十都大屋等明清古建筑青砖瓦屋,沉淀的古文化,不得不赞叹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历史的厚重。
王直贤出身贫苦,发财后为光宗耀祖,就在老家十都建造了这幢百间大宅。十都大屋具有典型的赣东北民居建筑风格,今大体保存完好。现存建筑面积5197平方米,大屋除厅堂、廊道外,有房间103间,水井3口,鱼池4个,天井36个,石质推槽式圆门18个。建筑整体为砖木石结构,其最大特点是榫头夹缝相当精密,全屋找不到一个楔子。
1984年,同济大学曾有考察团到此考察。2010~2011年,广丰县投资334万元,对十都大屋的门厅、书厅、四合厅、香火厅等频临倒塌的建筑进行了维修。
==简介==
十都大屋,坐落于 广丰县十都村的中东部,它建于清代乾隆十三年,是当时纸商王直贤所建,故又名“直贤大屋”。据《王氏世谱》所载,十都肇基于元初,始祖 童姓开始居住,王姓于南宋 嘉熙年间,因战乱从 山西太原迁至江山保安,后移居 广丰十都。 只要顺着古街道,由东往西走到村子的中东部,十都大屋就静立在游览者的面前,在200多年的风雨飘摇中,大屋也依然 卓尔不群。 十都大屋占地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80米,单层砖木结构,大屋内厅、堂、室、廊布局错落有致,除厅堂、风道外,有房间108间,小井2口,青石栏杆、鱼池4个,大小天井36个,青石推槽式圆门3个。文物考古专家称,十都大屋是目前 江西省遗存最大的古民宅。
==古建筑的博物馆==
十都村全村原有528栋古建筑,其中明代20余栋,清代150余栋,其余民国时期居多。 这些古建筑,历史悠久,时间跨度大,从明代到清代,直到近现代,各个时期的都有,全面展示了明以后各个朝代建筑发展的轨迹。清一色的青砖灰瓦、 马头墙,高低错落有致,建筑布局合理,独具特色。村内小街地面均以 青石板或鹅卵石铺就,使人免受泥泞之苦。从村落走向、建筑布局、环境特色到空间联系和分割等多方面,用一条溪水把文章做活了,表现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又不 悖逆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哲理。从十都大屋往西走,还可见到保存较好的 明清建筑,有“上祝家大厅”(建于明代万历年)、“花堂门”(建于清乾隆十三年)、“古戏台”、“沈氏 宗祠”、“童家大屋”、“十都 石拱桥”、“显 白公祠”等。
走进十都,登上十都古石拱桥,看十都大屋等明清古建筑青砖瓦屋,沉淀的古文化,不得不赞叹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历史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