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讯号山

增加 8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讯号山.jpeg|有框|右|<big>讯号山</big>[https://pic5.40017.cn/03/000/0d/83/rB5oQFzuVtiAQ_OlAAIPUAZAdxc472_640x320_00.jpg 原图链接][https://www.ly.com/go/scenery/292/2920000031163.html 来自 同城旅行 的图片]]]
''' 讯号山 ''' (Signal Hill),又名黑头角(Blackhead Point)和大包米,原是一处位于 [[ 香港 ]] 九龙 [[ 尖沙咀 ]] 岸边的海角。
此处自1907年至1933年曾为皇家 [[ 香港天文台 ]] [[ 维多利亚港 ]] 的船只报时之地点。现今讯号山已辟作讯号山花园,开放公众,内里至今仍保留有一座讯号塔。
==历史==
1915年的九龙 [[ 地图 ]] ,尖沙咀东面标示为“黑头角”(Blackhead Point)讯号山原本是一座面临尖沙咀海滨的小山丘,而由于该地也属于一处海角地貌,所以讯号山最初又名黑头角。另一方面,讯号山亦拥有一土名大包米,不过此名的来源今已不可考。
在1907年,香港天文台在黑头角兴建了一座 讯号山 讯号塔,以取代 位于水警总部 本是一座面临尖沙咀海滨 报时塔 小山丘 黑头 而由于该地也属于一处海 遂由此取得 [[地貌]],所以 讯号山 最初又 。讯号塔建成后,天文台在1908年1月把原位于水警总部的报时球搬到讯号塔,正式负起向维多利亚港船只报时的工作 黑头角 。另 一方面 ,讯号 塔旁边还 山亦拥 有一 座小型建筑物 土名大包米 在热带气旋吹袭香港的时候,该小型建筑物就会挂起风球讯号到半空当眼处,以让附近 不过此名 人士清楚看见 来源今已不可考
然而 在1907年 随着无线电报时的普及 香港天文台在黑头角兴建了一座讯号山讯号塔 ,以 时间球 取代原位于水警总部的 报时 的方法日渐显 塔,黑头角遂由此取 不合时宜 讯号山之名。讯号塔建成后 再加上日久失修和人手不足等因素,政府 天文台在1908年1月把原位 是在1933年6月30日拆下 水警总部的报时球搬到 讯号塔 ,正式负起向维多利亚港船只报时 时间球 工作。另外 ,讯号塔 从此被荒废下来。但邻近 旁边还有一座小型[[建筑物]],在[[热带气旋]]吹袭香港 时候,该 小型建筑物 则继续运作 就会挂起风球讯号到半空当眼处,以让附近的人士清楚看见
然而,随着[[无线电]]报时的普及,以时间球报时的方法日渐显得不合时宜,再加上日久失修和人手不足等因素,政府于是在1933年6月30日拆下讯号塔的时间球,讯号塔从此被荒废下来。但邻近的小型建筑物则继续运作。 一直至1980年,市政局接管了讯号山,并对讯号塔进行复修工程。讯号山重修后在1981年辟成讯号山花园,讯号山现今已成为康乐及 [[ 文化 ]] 事务署管理的公园,内里的讯号塔亦向公众开放,至于原本的小型建筑物则被改建成公厕。经过历年的填海,讯号山现今已经不再靠近海岸,讯号山现位于梳士巴利道与漆咸道南交界,对海一面为Victoria Dockside所挡,因此现时已很难从维多利亚港望到讯号山和讯号塔。
==建筑特色==
讯号塔在1907年建成,原本楼高两层,塔身高12.8米(约42呎),外墙由红砖砌成,属 [[ 爱德华风格 ]] 建筑。至1927年,为了让船只更清楚见到讯号塔,塔身被加高6.1(约20呎)米至至18.9米(约62呎);整座讯号塔由原本两层增至三层。加建前的讯号塔窗户全为方形,而塔顶呈平面状;加建后,三楼的窗户呈圆形,而塔顶则改成浅 [[ 绿色 ]] ,并呈半圆球体。另外,讯号塔塔顶原插有一支长5.5米的桅杆,用作放置时间球。桅杆今已不存。
讯号塔早于1981年获古物 [[ 古迹 ]] 办事处评定为香港二级历史建筑,至2009年12月18日获提升为香港一级 [[ 历史建筑 。[1]2015 ]。2015 年10月23日,政府刊宪将讯号塔列为法定古迹[2]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926 公共建築]]
250,2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