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600
次編輯
變更
澄心堂纸
,無編輯摘要
“澄心堂”原是一座便殿,原名“诚心堂”,嫌其太俗因取名“澄心”,“澄心”乃出典于《淮南子·泰族训》:“[[学者]]必须澄心清意,才能明于天人之分”句。李后主即位后,因其[[环境]]幽静,常在此吟诗填词,后来成为他的书房。因澄心堂外有一片树林,其树正好是造纸的原料,为便利采料起见,便应了[[工匠]]之要求,以宫殿澄心堂为工场,其所产纸便称“澄心堂纸”。
澄心堂纸,书画纸精品,徽州[[文房四宝]]之一。唐代开始,徽州成为文房四宝生产的重要基地,除歙砚、[[徽墨]]被推为天下之冠外,澄心堂纸更是受到宝爱。南唐后主李煜视这种纸为珍宝,赞其为“纸中之王”,并特辟南唐烈祖李节度金陵时宴居、读书、阅览奏章的“澄心堂”来贮藏它,还设局令承御监制造这种佳纸,命之为“澄心堂”纸,供宫中长期使用。澄心堂纸[[质量]]极高,但传世极少 <ref>[https://www.sohu.com/a/247296296_100005067 技艺失传的澄心堂纸为何有如此魅力?能让乾隆皇帝都要仿制它! ],搜狐,2018-08-15</ref> 。
关于制造澄心堂纸的真正来历,据说是李后主嫌蜀笺不能长期保存,后来今天的徽州地区、宣州地区两地的纸工,按照李后主的意图,造出了这种澄心堂纸。《文房四说》中提到澄心堂纸时评价:“今世不复作精品”。因此,如今安徽[[宣州]]地区把这种纸作为当地的特产,并详细记载了这种纸的特色:“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滑,冠于一时”。“自首至尾,匀薄如一”。
==名家评论==
早在南唐李后主就极力推崇这种纸,并建堂藏之,故取名曰:澄心堂纸 <ref>[https://www.sohu.com/a/406647611_162758?_trans_=000014_bdss_dklzxbpcgP3p:CP= 南唐后主研制的澄心堂纸与六合之水 ],搜狐,2020-07-09 </ref> 。
宋代的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与歙县的制墨、砚和澄心堂纸的潘谷结下了“ 翰磨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