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66
次編輯
變更
通济堰
,無編輯摘要
[[File:通济堰2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5/b25f43818d444e95928692afbbe171f6.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67289391_14118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通济堰,2014年通济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整个 [[ 水利工程 ]] ,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自宋元至清,历代多次续建整修。大坝呈弧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
==结构体系==
通济堰现存历代碑刻十八通,主要集中在大坝北岸的司马庙中。其中有南宋 [[ 乾道 ]] 五年(1169年)范成大“重修通济堰规碑”。
另有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刊宋碑两通,其中 [[ 北宋 ]] 元祐八年(1093年)“丽水县通济堰詹南二司马庙记碑”,是现存最早的通济堰史料。通济闸至石函渠段两侧,留有多株千年护岸香樟。临渠建有文昌阁、店铺、民居、 [[ 牌坊 ]] 等各类清代木石 [[ 建筑物 ]] 。
==水利工程==
通济堰水利工程由拱形大坝、 [[ 通济闸 ]] 、石函、叶穴、渠道、概闸及湖塘等组成的水利灌溉体系。
通济堰的拦水坝位于丽水市区西南25公里的 [[ 瓯江 ]] 与松荫溪汇合口附近的堰头村。大坝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上游集雨面积约3150平方公里,引水流量为3立方米/秒,每天能拦入堰渠水量约为20万立方米。
通济堰渠道呈竹枝状分布,由干渠、支渠及毛渠三部分组成,蜿蜒穿越整个碧湖平原。干渠长22.5公里,分支渠四十八条,毛渠三百二十一条,大小概闸七十二座,并多处开挖湖塘以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兼顾储泄的竹枝状水利 [[ 灌溉 ]] 系统。
==重大意义==
干渠始于拦水大坝北端的通济闸,渠水经堰头村、保定村,穿越碧湖镇、平原、石牛,流抵下圳汇入瓯江,迂回23公里。干渠上分凿出大小支渠、毛渠321条,使整个碧湖 [[ 平原 ]] 上的3万余亩农田得以旱涝保收。主、支渠上有大小闸概72处,进行分水调节,使渠水能自动流入不少农田。
通济闸为紧靠拦水坝的第一道闸,它控制堰渠总水流量,为全渠道的灌溉枢纽;位于概头村的开拓闸,是通济堰的一座中心闸,通济堰由此分出东支、中支和西支;位于上阁村的城塘概闸又把通济堰划分为上源、中源和下源。除此之外,还有龙子殿概、木栖花概、下概头概、金丝概、河东概、丰产概等多处闸概进行分水和调节水流量。为了便于蓄水和排灌,各支毛渠利用闸概拦蓄多余的渠水,还配以众多的湖、塘、水泊与支毛渠相通,其中给洪塘为最。石函引水桥建于 [[ 北宋 ]] 政和初年(1111-1115年),总长18.26米,净跨 10.24 米,桥墩高4.75米。叶穴为叠梁结构的木构概闸,始建于宋,清 [[ 光绪 ]] 二年(1876年)重建。
洪塘位于 [[ 保定村 ]] 西北,“周九百二十三”(注:一弓为五尺),塘内蓄水可灌溉农田2000余亩。 整个通济堰灌溉网络纵横交错、得体合理,形成了以灌为主、蓄泄相兼的水系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