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065
次編輯
變更
中华老鹳草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中华老鹳草</big> ''' |- |File:中华老鹳草1.jpg|缩略图|…”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中华老鹳草</big> '''
|-
|[[File:中华老鹳草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27B1279DECA9FC95.jpg 原图链接] [http://www.iplant.cn/info/%E4%B8%AD%E5%8D%8E%E8%80%81%E9%B9%B3%E8%8D%89?t=p 来自植物智]]]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中华老鹳草
拉丁学名:Geranium
sinense R. Knuth
别 称:观音倒座草、
红寒药、圭山古里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牻牛儿苗目]]
科:[[牻牛儿苗科]]
属:[[老鹳草属]]
|}
'''中华老鹳草'''(学名:'''Geranium sinense''')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等地 ,生长于海拔2,600米至3,2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地次生林以及杂类草山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ref>[http://www.iplant.cn/info/%D6%D0%BB%AA%C0%CF%F0%D9%B2%DD 中华老鹳草], 植物智, 2020-01-18</ref>
==中华老鹳草形态特征==
中华老鹳草, 多年生草本,高40一60厘米。根茎粗壮,木质化,斜生,具多数稍肥厚纤维状根。
茎单生或丛生,不分枝或有时假二叉状分枝,被倒向短柔毛。茎下部1一2片叶互生,托叶披针形,长12一15毫米,宽5一6毫米,外被短柔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为叶片的3一4倍,被倒向疏柔毛,近叶片处被毛较密;叶片五角形,基部心形,宽8一12厘米或过之,5深裂近基部,裂片菱形或倒卵状菱形。
[[File:中华老鹳草2.jpg|缩略图|left|250px|[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D0B3037294BD5334.jpg 原图链接] [http://www.iplant.cn/info/%E4%B8%AD%E5%8D%8E%E8%80%81%E9%B9%B3%E8%8D%89?t=p 来自植物智]]]
下部全缘,上部1一2回齿状锐裂,表面被疏伏毛,背面被星散柔毛,沿脉被毛较密。花序腋生和顶生,每总花梗具2花,或为顶生聚伞状花序;
总花梗明显长于叶,密被开展的短柔毛和疏腺毛;苞片钻状刚毛状,长6一8毫米;花便与总花梗相似,长约为花的1.5倍,花期上部下垂,果期从基部外折;
尊片长卵形,长6一8毫米,宽3一4毫米,先端具1一2毫米尖头,被开展的糙毛;花瓣紫黑色,卵圆形,稍短于尊片,向上反折,下部边缘具缘毛;雄蕊长为曹片的1.5倍,花丝紫红色,花药黑色;子房被短柔毛;花柱分枝暗褐色。<ref>《中国植物志》 第43(1)卷 (1998) >> 037页 PDF </ref>
种子长肾形、暗揭色,长约3毫米,宽约1.2毫米。花期7一8月,果期9一10月。
==中华老鹳草生长环境==
中华老鹳草生于海拔2 600-3 200米的山地次生林或杂类草山坡。
==中华老鹳草分布范围==
中华老鹳草分布于[[云南]]、[[四川]]西南部。模式标本产于云南([[洱源]])。
==中华老鹳草主要价值==
根入药,治[[痢疾]](云南)。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中华老鹳草</big> '''
|-
|[[File:中华老鹳草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27B1279DECA9FC95.jpg 原图链接] [http://www.iplant.cn/info/%E4%B8%AD%E5%8D%8E%E8%80%81%E9%B9%B3%E8%8D%89?t=p 来自植物智]]]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中华老鹳草
拉丁学名:Geranium
sinense R. Knuth
别 称:观音倒座草、
红寒药、圭山古里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牻牛儿苗目]]
科:[[牻牛儿苗科]]
属:[[老鹳草属]]
|}
'''中华老鹳草'''(学名:'''Geranium sinense''')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等地 ,生长于海拔2,600米至3,2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地次生林以及杂类草山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ref>[http://www.iplant.cn/info/%D6%D0%BB%AA%C0%CF%F0%D9%B2%DD 中华老鹳草], 植物智, 2020-01-18</ref>
==中华老鹳草形态特征==
中华老鹳草, 多年生草本,高40一60厘米。根茎粗壮,木质化,斜生,具多数稍肥厚纤维状根。
茎单生或丛生,不分枝或有时假二叉状分枝,被倒向短柔毛。茎下部1一2片叶互生,托叶披针形,长12一15毫米,宽5一6毫米,外被短柔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为叶片的3一4倍,被倒向疏柔毛,近叶片处被毛较密;叶片五角形,基部心形,宽8一12厘米或过之,5深裂近基部,裂片菱形或倒卵状菱形。
[[File:中华老鹳草2.jpg|缩略图|left|250px|[http://img1.iplant.cn/gotoimg/236/D0B3037294BD5334.jpg 原图链接] [http://www.iplant.cn/info/%E4%B8%AD%E5%8D%8E%E8%80%81%E9%B9%B3%E8%8D%89?t=p 来自植物智]]]
下部全缘,上部1一2回齿状锐裂,表面被疏伏毛,背面被星散柔毛,沿脉被毛较密。花序腋生和顶生,每总花梗具2花,或为顶生聚伞状花序;
总花梗明显长于叶,密被开展的短柔毛和疏腺毛;苞片钻状刚毛状,长6一8毫米;花便与总花梗相似,长约为花的1.5倍,花期上部下垂,果期从基部外折;
尊片长卵形,长6一8毫米,宽3一4毫米,先端具1一2毫米尖头,被开展的糙毛;花瓣紫黑色,卵圆形,稍短于尊片,向上反折,下部边缘具缘毛;雄蕊长为曹片的1.5倍,花丝紫红色,花药黑色;子房被短柔毛;花柱分枝暗褐色。<ref>《中国植物志》 第43(1)卷 (1998) >> 037页 PDF </ref>
种子长肾形、暗揭色,长约3毫米,宽约1.2毫米。花期7一8月,果期9一10月。
==中华老鹳草生长环境==
中华老鹳草生于海拔2 600-3 200米的山地次生林或杂类草山坡。
==中华老鹳草分布范围==
中华老鹳草分布于[[云南]]、[[四川]]西南部。模式标本产于云南([[洱源]])。
==中华老鹳草主要价值==
根入药,治[[痢疾]](云南)。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