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野洲郡

增加 3,508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野洲郡'''為過去位於日本滋賀縣南部的,已於2004年10月1日因無所屬町村而消失。 在1879年實施郡区町村…”

'''野洲郡'''為過去位於日本[[滋賀縣]]南部的[[郡 (日本)|郡]],已於2004年10月1日因無所屬町村而消失。

在1879年實施郡区町村編制法時的轄區包括現在的[[野洲市]]全部地區、[[守山市]]的大部分地區及[[近江八幡市]]西南部的部分區域。

== 歷史 ==

過去在令制國時代屬於[[近江國]],17世紀江戶時代後郡內大多數地區成為幕府直屬領或是旗本領地,此外也有少部分區域屬於[[淀藩]]、仁正寺藩、[[大溝藩]]、川越藩、宮津藩、[[狹山藩]]、三上藩}、近江宮川藩、山上藩、前橋藩、伯太藩、[[仙台藩]]、[[公家]]領<ref>{{Cite web| url=http://www.rekihaku.ac.jp/up-cgi/login.pl?p=param/kyud/db_param| title=舊高舊領取調帳資料庫檢索| publisher=[[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 language=ja}}</ref>,而此地的幕府直屬領及旗本領則是由位於[[滋賀郡]]大津的大津奉行負責管理。

19世紀末[[明治維新]]後,原先的幕府直屬領及旗本領先後改隸屬[[大津裁判所]]及[[大津縣]],其他原本屬於各藩的區域則在1871年實施[[廢藩置縣]]後,改隸屬淀縣、西大路縣、川越縣、宮津縣、吉見縣、伯太縣、宮川縣、山上縣、前橋縣;不過在僅四個月之後的府縣整併中,郡內全數區域都被併入大津縣,而大津縣又在一個月後更名為[[滋賀縣]]。

1879年實施郡區町村編製法時,正式設置近代的行政區劃「野洲郡」,並在栗太郡草津村(位於現在的[[草津市]])設置「栗太野洲郡役所」,同時也負責管理栗太郡和野洲郡。

=== 沿革 ===
* 1889年4月1日:實施[[町村制]],野洲郡下設。(13村)
* 1894年8月22日:義王村更名為祇王村。
* 1898年4月1日:實施郡制,郡役所設於野洲村。
* 1904年2月1日:守山村改制為[[守山市|守山町]]。<ref name="Moriyama">{{Cite web| url=https://www.city.moriyama.lg.jp/hisho/shinogaiyou_5.html| title=歴史| date=2014-10-01| publisher=守山市政府| language=ja| accessdate=2020-03-15}}</ref>(1町12村)
* 1911年10月17日:野洲村改制為野洲町。(2町11村)
* 1923年4月1日:廢除郡會和郡參事會。
* 1926年7月1日:廢除郡役所,此後郡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只作為地名的表示。
* 1941年7月10日:守山町和[[栗太郡]]物部村 (滋賀県)[[市町村合併|合併]]為新設立的[[守山市|守山町]]。(2町11村)
* 1942年5月20日:野洲町和三上村合併為新設立的野洲町。(2町10村)
* 1955年1月15日:守山町、小津村、玉津村、河西村和速野村合併為新設立的[[守山市|守山町]]。(2町6村)
* 1955年3月3日:北里村被併入[[近江八幡市]]。(2町5村)
* 1955年4月1日:(3町1村)
** 兵主村和中里村合併為中主町。
** 篠原村、祇王村、野洲町合併為新設立的野洲町。
* 1957年3月1日:中洲村被廢除,轄區分別被併入中主町和守山町。(3町)
* 1970年7月1日:守山町改制為[[守山市]],並脫離野洲郡。(2町)
* 2004年10月1日:中主町和野洲町合併為[[野洲市]]<ref>{{Cite web| url=http://www.city.yasu.lg.jp/joho/gaiyou/1454413370679.html| title=市の紹介| publisher=野洲市政府| language=ja| accessdate=2020-03-15}}</ref>,並脫離野洲郡,同時野洲郡因無所屬町村而消失。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47,9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