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焦山碑林

增加 7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焦山碑林 ''' 是镇江焦山公园内的一处景点。自宋朝起便有文人在焦山题字 [[ 刻石 ]] ,但是自晚清开始,屡遭兵燹,文革时又经历更大破坏,所藏碑刻或毁或失。1960年,经镇江政府抢救,外加从民间收集,陆续重建。1988年列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关键藏品包括《瘗鹤铭》、唐刻《金刚经偈句》、宋刻《 [[ 米芾 ]] 题名、题刻》、《陆游踏雪观瘗鹤铭》、清刻全套《澄鉴堂石刻》等。
==文物保护==
焦山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 [[ 摩崖石刻 ]] [[ 碑林 ]] 陈列组成。
摩崖石刻环集焦山西侧峭壁,气势磅礴,存有 [[ 六朝 ]] 以来刻石百余方,"大字之祖"--《瘗鹤铭》原址即于此。摩崖唐刻《金刚经偈句》、宋刻《米芾摩崖题名》、《陆游踏雪观瘗鹤铭》等,均属上品,弥足珍贵。
==碑林特色==
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焦山早在 [[ 北宋 ]]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就修建了宝墨轩收藏了碑刻, 开启了焦山收藏碑刻的先河,距今已近千年的历史;而焦山最早的石刻源于六朝的著名的摩崖石刻,被誉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
二、藏品丰富, [[ 种类 ]] 众多。焦山碑林的 [[ 藏品 ]] 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
1、焦山西麓的摩崖石刻80方。
2、碑林园中的各个时期的 [[ 碑刻 ]] 近500方。
三、廊廊相连,庭院深深。碑林的建筑为具有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 [[ 古建筑 ]]
==碑刻陈列==
碑刻在焦山东麓,宋庆历八年(1048)曾收集梁、唐 [[ 书法家 ]] 的石刻,筑宝墨亭收藏,经元、明、清多次兴废,清 [[ 道光 ]] 年间(1821~1850)重建于海云庵内。1958年镇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将散存在南郊的碑刻集中于焦山,并修缮玉峰庵、香林庵、海云庵等寺庙旧址用作碑刻陈列。现存碑刻近 500通,其中 [[ 史料 ]] 和书法艺术方面的碑刻各200 余通,其他方面的碑刻约50余通。各类书体具备,均出自名家手笔。
史料碑刻类以《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为最早,立于唐仪凤二年 (677),碑高2.42米,宽0.87米。碑文 [[ 楷书 ]] ,计33行,每行75字。碑中叙述了魏降法师(595~677)的一生。碑阴中第8行有“守润州谯山戌主解建威”题名,“谯山戌”未见记载,为研究唐代润州(今镇江) [[ 军事 ]] 设防提供了资料。
113,1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