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近园

增加 7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近园 ''' 又名静园、恽家花园,是一座位于 [[ 江苏省 ]][[常州| 常州市 ]] 天宁区长生巷(今常州宾馆院内东侧)的一座私家园林,建于清 [[ 康熙 ]] 七年至十一年(1668-1672),在布局、叠山和建筑方面继承了部分明代园林的特点,与未园、约园、意园并列为常州四大园林。
该园由 [[ 顺治 ]] 时进士、官至福建延平道按察司副使的杨青岩所建,并由 [[ 画家 ]] 王翚参与设计,部分利用了明代 [[ 恽厥初东园故址 ]] ,采用西宅东园的布局,园成后取“近乎似园”之意而命名为近园。 [[ 同治 ]] 时归刘翊宸, [[ 光绪 ]] 时又归恽彦琦,恽氏在延续原有布局的基础上对建筑略作改观,并相继改称“复园”(取“失而复归”之意)、“静园”,俗称“恽家花园”。
现状园林部分保存较完整,住宅部分原有东西中三路共二十三进,今仅存东路的最后一进。园南北长80米,东西宽64米,以北部的西野草堂为主要厅堂,厅前凿池叠山,四周环以亭榭、 [[ 书斋 ]] 、轩馆和回廊,其中东西两侧以秋水亭和虚舟互为映衬的格局具有明朝晚期江南园林的典型特征。
==历史沿革==
清康熙六年(1667年),杨青岩因病还乡,在 [[ 龙城书院 ]] 注经堂的后侧购买了0.43公顷的废地并开始建造园林,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完工,共历时五年。:573 由于杨青岩认为此园“近乎园”,故名近园。:19 杨青岩曾经邀请许多著名画家聚集在此。其中,恽南田书石、 [[ 王石谷 ]] 作《近园图》、笪重光为之题跋,他本人则写下了《近园记》。载有相关内容的残碑现在依旧在园中保存。杨青岩死后,近园屡次易主。同治年间, [[ 福建 ]][[ 按察使 ]] 刘翊宸得到此园并进行了整修工作。:35 光绪十一年(1885年), [[ 恽南田 ]] 的后代恽彦琦,他对园林加以修耸并将它改名为“静园”,当时的人还将它称为“恽家花园”。:300
20世纪50年代,此园曾先后被常州市政府和常州市总工会办公用 。:3001964 。1964 年,长生巷招待所(1981年起更名为常州宾馆)搬入了近园。80年代初,常州市政府拨款修复了西野草堂等一大批园内 [[ 建筑 ]] :573:300 由于被常州宾馆长期占用,近园的破坏严重,23个院落宅第只剩下十子街17、19号院两处。1993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后,两个院落被划进了近园的建控地带。1997年,市文管办、规划局和规划设计院将其划入保护范围内。1982年3月,近园被江苏省政府列为 [[ 第三批江苏省省级文保单位 ]] 。2001年,三个单位一起完成了《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修订,该文件正式确认两院属于江苏省省保单位近园的一部分。
然而,2001年年底,市文管办和市规划局的部分人士越级同意了常州宾馆改建、扩建工程的修建规划,计划将两院、文保单位近园和周边建控地带全部划给常州宾馆用于新建各类 [[ 娱乐 ]] 建筑并为其颁发了《建设用地许可证》,涉事 [[ 面积 ]] 多达26100平方米。2002年12月10日,十子街19号院被拆毁。为了保护文物,17号院的住户出面阻挡拆迁行为。同年年底,谢民在人民政协报发表了《常州近园遗址不能再拆了》一文。2004年,文管办个别人员篡改了《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近园抹去并改为 [[ 商业 ]] 建筑用地。
2013年5月,经中国 [[ 国务院 ]] 核定后,近园被列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3,4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