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汉朝历代皇帝

增加 253 位元組, 5 年前
第12任灵帝刘宏(156年—189年)
[[汉桓帝]]死后谥号[[孝桓皇帝]],庙号为[[威宗]]。
==第12任 [[ 灵帝刘宏 ]] (156年—189年)==
[[ 汉灵帝刘宏 ]] (156年—189年), [[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 ]] [[ 章帝玄孙 ]] [[ 刘苌子 ]] [[ 桓帝 ]] 病死后, [[ 窦皇后 ]] 立他为帝,168年—189年在位。在位22年,病死,终年34年。葬于 [[ 文陵 ]] (今 [[ 河南省洛阳市 ]] 东北),死后谥号 [[ 孝灵皇帝 ]]
[[ 汉灵帝刘宏 ]] 能登上皇帝位,是幸运的。 [[ 汉桓帝刘志 ]] 虽然36岁而终,但身后并无子嗣,年轻的 [[ 窦皇后 ]] (桓帝死后被尊为太后)及其父亲 [[ 窦武 ]] ,把继承人的年龄设定在少年段。 [[ 刘宏 ]] [[ 汉章帝玄孙 ]] [[ 刘宏 曾祖父 ]] [[ 河间王刘开 ]] ,父亲解渎亭侯 [[ 刘苌 ]] [[ 桓帝刘志 ]] 是堂兄弟, [[ 刘宏 ]] [[ 桓帝 ]] 的亲堂侄,当时只有12岁。
[[ 刘宏 ]] 能登上皇帝位,又是不幸的。 [[ 汉桓帝 ]] 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社会。外戚跃跃欲试地准备统理朝政, [[ 宦官 ]] 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皇权,士人的不平之鸣,遍野的饥民之声,合奏成一曲悲哀的末世之歌。
[[ 汉桓帝永康元年 ]] (167年), [[ 刘儵 ]] [[ 光禄大夫 ]] 身份与 [[ 中常侍曹节 ]] 带领 [[ 中黄门 ]] [[ 虎贲 ]] [[ 羽林军 ]] 一千多人,前往河间迎接 [[ 刘宏 ]] [[ 建宁元年 ]] (168年)正月二十日, [[ 刘宏 ]] 来到 [[ 夏门亭 ]] [[ 窦武 ]] 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他迎入殿内。第二天,登基称帝,改元为“ [[ 建宁 ]] ”。
[[ 汉灵帝 ]] 即位后, [[ 汉王朝 ]] 政治已经十分腐败了,天下旱灾、水灾、蝗灾等灾祸泛滥,四处怨声载道,百姓民不聊生,国势进一步衰落。再加上 [[ 宦官 ]] [[ 外戚夺权 ]] ,最后 [[ 宦官 ]] 推翻 [[ 外戚窦氏 ]] 并软禁 [[ 窦太后 ]] ,夺得了大权,又杀正义的 [[ 太学生李膺 ]] [[ 范谤 ]] 等100余人,流放、关押800多人,多惨死于狱中,造成第2次 [[ 党锢之祸 ]] 。而昏庸荒淫的 [[ 灵帝 ]] 除了沉湎酒色以外,还一味宠幸 [[ 宦官 ]] ,尊张让等人为“ [[ 十常侍 ]] ”,并常说“张常侍乃我父、赵常侍乃我母”, [[ 宦官 ]] 杖着皇帝的宠幸,胡作非为,对百姓勒索钱财,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可谓腐败到极点。
在其统治期间, [[ 党锢之祸 ]] 兴起, [[ 宦官把持大权 ]] ,公开标价卖官,肆意大兴土木,百姓难以为生。 [[ 中平元年 ]] 也就是 [[ 公元一八四年 ]] ,爆发了声势浩大的 [[ 黄巾起义 ]] 。在皇帝的昏庸和官吏的腐败下,人民终于无法忍受,聚众起义。 [[ 巨鹿 ]] (今 [[ 河北涿州 ]] )人 [[ 张角兄弟三人 ]] 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名举行起义,史称“ [[ 黄巾之乱 ]] ”,这次起义所向披靡,给病入膏肓的 [[ 东汉王朝 ]] 以沉重打击。虽然被镇压,但是影响极大。从此 [[ 东汉政府 ]] 名存实亡。
公元189年,昏庸的 [[ 汉灵帝 ]] 在人民的一片怨声下结束了他的一生,终年34岁。
==第13任少帝刘辩(176年-190年)==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