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汉朝历代皇帝

移除 45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汉高祖刘邦,汉族,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字季(一说原名季)。其父刘煓,字执嘉(刘太公),生有四个儿子,刘伯,刘仲(又名刘喜),刘邦,刘交。刘邦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登高一呼,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称“沛公”;公元前207年12月,刘邦所率义军率先攻入秦都咸阳,公元前206年被义军盟主项羽封为汉王,封地为汉中、巴蜀(因此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公元前202年称帝,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登基后,刘邦采取的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公元前202—公元前195年在位,共7年。
需要说明的是,汉高祖既非刘邦的庙号,也非谥号。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但自汉武帝时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开始,称刘邦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因此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帝”或“汉高祖”。刘邦死于公元前195年,终年62岁(虚岁),葬于长陵,谥号高皇帝。
=== 汉朝历代皇帝===
  == 第2任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  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5年—前188年),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次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死时年仅23岁。谥号“孝惠”,葬于安陵。他在位七年,所作的业绩寥寥无几,不过对于资质浅薄的汉惠帝而立言,他只要保证坚决执行父亲创立的一套政策,上乘父制,善尽职守,就可国泰民安了。的确,汉惠帝也在汉王朝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就凭这一点,汉惠也算得上是个好皇帝了。  汉朝历代皇帝      第3任少帝刘恭(?——前184年)  西汉前少帝刘恭(?——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详为有身,取美人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  汉惠帝七年秋八月戊寅(公元前188年),孝惠崩,九月辛丑,葬。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即前少帝。前187年为汉少帝元年。  吕雉成为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并分封吕姓诸王,极力扩展吕氏势力。帝壮,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前184年,吕雉得知后,囚禁他于永巷(即宫廷监狱),对外声称皇帝重病,拒绝接见任何人。吕雉又对朝臣说皇上重病,无法治理国家,应有人接替,得到朝臣肯定。于是,刘恭被废黜,并被处死。    第4任少帝刘弘(?——前180年)   后少帝刘弘(?——前180年),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汉朝第4任皇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是汉惠帝刘盈的儿子,生母不详。前187年四月二十八日,被封为襄成侯。前186年七月,常山王刘不疑死后,刘山于七月二十七日接封为常山王,并改名刘义。==
  公元前184年6月15日 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 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5年—前188年),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次子,母亲 吕雉 命常山王刘义继任帝 ,在位7年,死时年仅23岁。谥号“孝惠”,葬于安陵。他在 七年 并改名为刘弘 所作的业绩寥寥无几 即后少 不过对于资质浅薄的汉惠 而立言,他只要保证坚决执行父亲创立的一套政策,上乘父制,善尽职守,就可国泰民安了 的确,汉惠帝也 中国 汉王朝的 历史 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 启下的作用 皇帝即位 就凭这 般改称明年为元年 但因太 汉惠也算得上是个好 太后吕雉临朝听政,故未改称元年 帝了
公元前180年9月,吕雉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铲除吕氏家族力量。朝臣认为, ==第3任 少帝刘 弘及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等并非汉惠帝亲生儿子,应当废黜。注待朝臣选定汉高祖与妃子薄氏之子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 即汉文帝 ?——前184年 ,并迎入长安后,11月14日刘弘等被诛杀。==
西汉前少帝刘恭(?——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详为有身,取美人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
第5任文 汉惠 刘恒(前202——前157)七年秋八月戊寅(公元前188年),孝惠崩,九月辛丑,葬。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即前少帝。前187年为汉少帝元年。
汉文帝刘恒 (前202-前157) 吕雉成为太皇太后 高祖中子,母薄姬。前一九六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 临朝听政 并分 刘恒为代 吕姓诸 ,极力扩展吕氏势力 高祖 帝壮,或闻其母 ,非真皇 乃出言曰:“ 专权 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 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 壮即为变 前一八○ ”前184 年,吕 雉得知 一死 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 囚禁他于永巷(即宫廷监狱) 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 对外声称皇 重病 是为汉文帝 拒绝接见任何人 文帝以俭约节欲自持 吕雉又对朝臣说皇上重病 是个谦逊克己的君主。他好[黄老之学] 无法治理国家 在位二十三年 应有人接替 对稳 得到朝臣肯 汉初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利发展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文帝与其子景帝的两代统治 于是 历来 刘恭 视为盛世 废黜 史称[文景之治] 并被处死
汉朝历代皇 ==第4任少 刘弘(?——前180年)==
后少帝刘弘(?——前180年),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汉朝第4任皇帝。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是汉惠帝刘盈的儿子,生母不详。前187年四月二十八日,被封为襄成侯。前186年七月,常山王刘不疑死后,刘山于七月二十七日接封为常山王,并改名刘义。
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吕雉命常山王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即位一般改称明年为元年,但因太皇太后吕雉临朝听政,故未改称元年。
第6任景 公元前180年9月,吕雉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铲除吕氏家族力量。朝臣认为,少 帝刘 弘及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等并非汉惠帝亲生儿子,应当废黜。注待朝臣选定汉高祖与妃子薄氏之子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 公元前188—公元前141 即汉文帝 ,并迎入长安后,11月14日刘弘等被诛杀。
景帝刘启是汉 ==第5任 文帝刘恒 第5子,母亲窦姬(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6位皇帝。公元 (前202—— 前157 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7岁,谥号“孝景皇帝”。安葬于阳陵。曾用年号:前元、中元、后元。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虽有谄媚溢美之意,但还是从几个侧面反映了景帝政治好。)==
文帝刘恒 (前202-前157),高祖中子,母薄姬。前一九六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 廷军政大权。前一八○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 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 。文帝以俭约节欲自持,是个谦逊克己的君主。他好[黄老之学],在位二十三年,对稳定汉初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利发展经济,起了重要作用。文帝与其子景帝的两代统治,历来被视为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第6任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公元前141)==
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第5子,母亲窦姬(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6位皇帝。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7岁,谥号“孝景皇帝”。安葬于阳陵。曾用年号:前元、中元、后元。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景”,“耆(通“嗜”)意大虑(喜欢深思熟虑,善于充分谋划)曰景”,“布义行刚(传播仁义,品德坚强)曰景”。虽有谄媚溢美之意,但还是从几个侧面反映了景帝政治好。
== 第7任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
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汉族,生于长安,幼名彘,是汉朝的第7位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曾用年号:建元、元朔、元光、元封、元狩、元鼎、征和、后元、太始。谥号“孝武”,后葬于茂陵。《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汉武帝创造了六个“第一”;第一: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第二: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三: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第四: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五: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第六: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汉朝历代皇 ==第8任昭 刘弗陵(前94—前74年)==
刘弗陵(前94—前74年),字不,汉武帝少子,母赵婕妤。刘彻死后继位,时年8岁。在位14年(前87—前74年),病死,葬平陵。年号始元、元凤、元年。
==第9任少帝刘贺(?—前59年)==
第8任昭帝 弗陵 前94 前59年),史称昌邑王,五岁时袭父刘髆封为昌邑王,最初李广利、刘屈氂因为策划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被武帝识破而灭族。公元 前74年 六月霍光等迎立他继位。
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 弗陵(前94—前74年) 贺罪行“受玺以来二十七日 字不 使者旁午 汉武帝少子 持节诏诸官署徵发 母赵婕妤 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彻死后继位 贺在即位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 时年8岁 平均一天40件 在位14年 霍光以其不堪重任,与大臣奏请皇太后 前87—前74年 霍光的外孙上官氏 下诏 病死 于同月废黜了他,并亲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削去王号 葬平陵 给他食邑二千户 号始元、元凤、 ,霍光尊立卫太子唯一的遗孙刘病已为宣帝。 康二年,霍光写信给山阳太守张敝:“谨备盗贼,察往来宾客。毋下所赐书。”要求当地官员密切监视刘贺。从各种证据看来,刘贺之立废,实乃削权之举。前63 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 Lo
==第10任宣帝刘询(公元前91--前49年)==
第9任少 汉宣 帝刘 病已 公元前91年4月7日 前59 公元前48年1月10日),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公元前74年9月10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在位,在位25 ,病死,终年42岁,葬于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15里处
他是汉武帝 贺(?—前59年),史称昌邑王,五岁时袭父 彻嫡曾孙、戾太子 髆封为昌邑王,最初李广利 据孙 史皇孙 屈氂 进子。 为策划谋立 汉昭帝无子, 昌邑王刘 髆为太子 贺又被废 被武帝识破而灭族。 所以在 公元前74 年9月10日(农历元平元 霍光等迎立他继位。 据《汉书·霍光金 庚申 磾传》载 ),17岁的 贺罪行“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 病已先被上 署徵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刘贺在即位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一天40件。霍光以其不堪重任,与大臣奏请皇 太后 (霍光的外孙上官氏)下诏,于同月废黜了他,并亲自送他回到 地昌邑 为阳武侯 削去王号,给他食邑二千户。同年,霍光尊 一个时辰后即被 卫太子唯一的遗孙刘病已 帝。 公元前64年6月(农历 元康二年 五月) 霍光写信给山阳太守张敝:“谨备盗贼,察往来宾客。毋下所赐书。”要求当地官员密切监视 改名 贺。从各种证据看来,刘贺之立废 实乃削权之举。前63年汉 宣帝 封刘贺为海昏侯 改名“询”的理由是“病”、“已”两字太过常用,臣民避讳不易
宣帝刘询因少遭不幸(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流落民间,察知民间疾苦,所以即位之后,能躬行节俭,多次下令节省开支。刘询为人聪明刚毅,高才好学,为政励精图治,史称“中兴”。然而宣帝刘询从出生到即位,再到亲政,既坎坷多难,又极富传奇色彩。
第10 ==第11 帝刘 (公元 前91--前49 前74年—公元前33 )==
帝刘 病已 (公元 前91年4月7日 前74年 公元前33年), 公元前48 年1月10日),字次卿 年—公元前33年在位 西汉 第十 第11位皇帝。他属马,是刘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子。他出生几个月后,其父即 做了 皇帝。 两年后,母亲许皇后被霍光妻霍显毒死。霍光死后, 公元 前74年9月10日— 前67年5月(农历地节三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 公元前48年1 月10日在 月(农历黄龙元年十二月),宣帝死后继 位,在 位25 位16 年,病死, 终年42岁 谥号为孝元皇帝。公元4年 刘衎尊其庙号为“高宗”。后 葬于 陵(今陕西省 西安 咸阳 市东 南15 北12 里处)。
他是汉武 ==第12任成 帝刘 彻嫡曾孙、戾太子刘据孙、史皇孙刘进子。因汉昭帝无子,昌邑王刘贺又被废,所以在公元前74年9月10日 农历元平元年七月庚申日),17岁的刘病已先被上官太后封为阳武侯,一个时辰后即被立为皇帝。 公元 前64年6月(农历元康二 前51--前7 五月 ,改名刘询,宣帝改名“询”的理由是“病”、“已”两字太过常用,臣民避讳不易。==
汉成 帝刘 询因少遭不幸 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即 西汉第12 前受过牢狱之苦的 皇帝 流落民间,察知民间疾苦 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 所以即位之 ,能躬行节俭,多次下令节省开支。刘询为人聪明刚毅,高才好学,为政励精图治,史称 谥号 中兴 孝成皇帝 。然而宣帝刘询从出生到即位 再到亲政 葬于延陵 既坎坷多难,又极富传奇色彩 庙号统宗(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5里处)
在中国古代昏君的排行榜上, 成帝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上对他的定评是“湛于酒色”。他自甘堕落,迷恋酒色,荒淫无道,不理 历代皇帝政,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中。
成帝刘骜生于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属蛇。他是汉元帝刘奭做太子时与王政君生的儿子。“骜”这个名字是他爷爷汉宣帝给起的,意思是希望他做刘汉王朝的千里马,结果却连猪狗都不如。由于成帝昏庸失政,“赵氏乱内,外家擅朝”,便留下了王莽篡汉的祸根。
第11 ==第13 帝刘 奭( 欣( 公元 前74 前25 - 公元 前33 前1 年)==
帝刘 奭( 欣( 公元 前74 前25 - 公元 前33 前1 年), 公元前48 字和,汉族,生于成帝河平四 丙申( 公元 前33 前25 在位,是 )三月壬辰日。 西汉 第11位 历史上的第13个 皇帝 。他属马 元帝刘奭之孙,定陶王 询与嫡妻许平君生的儿 康之 。他出生几个月后 其父即位做了皇 。两 养子。18岁的刘欣于绥和二 后,母亲许皇后被霍光妻霍显毒死。霍光死后, 甲寅( 公元 前67年5月(农历地节三 前7 四月 继位称帝 刘奭被立 翌年改年号 太子 “建平”,此即历史上的又一著名昏君汉哀帝 公元前48年1月(农历黄龙元 史称汉哀帝少 十二月),宣帝死后继位 时原本不好声色 是个熟读经书、文辞博敏的有才之君。 位16 位6 年,病死, 谥号为孝元皇帝。公元4年 终年26岁 刘衎尊其庙号为“高宗”。后 葬于 陵(今陕西省咸阳市 东北12 西8 里处)。
汉朝历代皇 ==第14任平 刘箕子(公元前9年-公元6年1月4日)==
  汉平帝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1月4日),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孙,汉成帝的侄子,汉哀帝的堂兄弟,中山王刘兴子。哀帝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10月迎立年仅8岁的刘衎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元始。”在位6年,一说被王莽毒死,一说病死。终年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省成阳市西25里处)。
第12 ==第15 成帝 孺子 (公 元前51元5-- 前7 25 年)==
汉成帝 孺子,名 (公 元前51 元5 —公元前7 -25 年), 是西汉第12位皇 ,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 玄孙。王莽毒 平帝 谥号“孝成皇 立他为 。在位3年 延陵 混战中为乱兵所杀,终年21岁 庙号统宗(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5里 不明。刘婴史称孺子婴
  在中国古代昏君的排行榜上 刘婴,楚孝王刘嚣曾孙 汉成 广戚侯刘显子。王莽毒杀平 是“赫赫有名” 后,见夺位 。历史上对他的定评是“湛于酒色”。他自甘堕落 时机尚未成熟 迷恋酒色 再次舍大就小 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最后竟死在“温柔乡”中 于公元6年立刘婴为帝
刘婴继位时,年仅2岁,由王莽摄政,改年号为居摄,不久,王莽自称假皇 刘骜生于汉宣 (代理皇 甘露三 )。初始元 年(公 元前51 元8 年) 十一月 属蛇。他是汉元帝刘奭做太子时与 政君生的儿子。“骜”这个名字是他爷爷汉宣 莽称 给起的 意思是希望他做 改国号为新,废黜 汉王朝的千里马 结果却连猪狗都不如。由于成帝昏庸失政 降封他为安定公 “赵氏乱内,外家擅朝” 命令他闲居在长安 便留下了王莽篡 西 的祸根 灭亡
汉朝历代皇 公元25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等起事,劫取刘婴逃离长安,到了临泾,立刘婴为 ,2月,被推翻王莽而被拥立为更始帝的刘玄,派部将带兵前去攻打。混战中,刘婴为乱兵所杀。
==新王朝皇帝==
  第13任哀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汉族,魏郡元城人,汉元 刘欣( 皇后侄,大司马新朝的建立者,毒死平帝后篡位, 元前25 元8 -公元前1 —23 )在位。
西 汉哀帝 刘欣(公 前25 寿二 - 六月( 公元前1年) )去世后 字和, 九岁的 族,生于成帝河 四年丙申(公元前25年)三月壬辰日。西汉历史上的第13个皇 即位 ,元 帝刘奭之孙 后临朝称制 定陶 刘康之子,成帝养子。18岁的刘欣于绥和 莽为大司马。王莽自元寿 二年 甲寅(公元前7年)四月继位称帝,翌年改年号 再次成 “建平” 大司马至于身故 此即历史上的又一著名昏君汉哀帝。史称汉哀帝少 掌握政权达24 时原本不好声色,是个熟读经书、文辞博敏的有才 在位6年,病死 后为起义军攻杀 ,终 年26 年68 岁,葬 于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8里 不明
===东 历代皇帝===
    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前9年-公元6年1月4日)  汉平帝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1月4日),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孙,汉成帝的侄子,汉哀帝的堂兄弟,中山王刘兴子。哀帝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10月迎立年仅8岁的刘衎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元始。”在位6年,一说被王莽毒死,一说病死。终年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省成阳市西25里处)。  汉朝历代皇帝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5--25年)  孺子,名刘婴(公元5年-25年),宣帝玄孙。王莽毒死平帝后立他为帝。在位3年,于混战中为乱兵所杀,终年21岁,葬处不明。刘婴史称孺子婴。   刘婴,楚孝王刘嚣曾孙,广戚侯刘显子。王莽毒杀平帝后,见夺位的时机尚未成熟,再次舍大就小,于公元6年立刘婴为帝。   刘婴继位时,年仅2岁,由王莽摄政,改年号为居摄,不久,王莽自称假皇帝(代理皇帝)。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一月,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废黜刘婴,降封他为安定公,命令他闲居在长安,西汉灭亡。  公元25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等起事,劫取刘婴逃离长安,到了临泾,立刘婴为帝,2月,被推翻王莽而被拥立为更始帝的刘玄,派部将带兵前去攻打。混战中,刘婴为乱兵所杀。     新王朝皇帝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汉族,魏郡元城人,汉元帝皇后侄,大司马新朝的建立者,毒死平帝后篡位,公元8年—23年在位。  西汉哀帝自元寿二年六月(公元前1年)去世后,九岁的汉平帝即位,元后临朝称制,以王莽为大司马。王莽自元寿二年再次成为大司马至于身故,掌握政权达24年之久。后为起义军攻杀,终年68岁,葬处不明。  新王朝皇帝     东汉历代皇帝   == 第1任汉光武帝 刘秀(前6-公元57)==
刘秀,字文叔,生于西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父刘钦,母樊氏,排行第三,所以字叫文叔。蔡阳人,西汉皇族,汉高祖九世孙。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挽狂澜于即倒,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王莽政权的丧钟由此而敲响。光武以偏师徇河北、平王郎、降铜马、艰难奠定中兴之基。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汉朝中兴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静俭约为原则,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为一贤明的君王。在位三十三年,病死,终年63岁,葬于原陵(今河南省孟津县西长道社)。谥号光武,即光绍前业之意,庙号世祖。
         == 第2任明帝刘庄(公元28—75)==
中国东汉明帝刘庄(28—75),字子丽,汉族。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光烈阴皇后阴丽华。光武帝死后继位,公元57-75年在位,凡十九年。年号永平(58-75)。初名阳,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43),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二月,即皇帝位。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明帝及其子章帝(75-88)在位的三十年间,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国家相对稳定,史称“明章之治”。永平十八年,明帝病死,死后葬于显节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 第3任章帝刘炟(公元56—88)==
汉章帝刘炟(56—88),明帝第五子,永平三年(公元60年)立为皇太子,年方四岁。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明帝病逝后,章帝即位,时年十九岁。即位第二年建年号为建初(76年一84年七月),后来又改元元和(84年八月—87年七月)、章和(87年八月—88年),在位十三年,葬于敬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明、章二帝统治时代是东汉皇朝臻于富强的极盛时期。他们所奉行的各项政策,对于东汉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故可以说他们都是东汉时代继光武帝之后有作为的封建皇帝。
       == 第4任和帝刘肇(公元79年—106年)==
汉和帝刘肇(79年—106年),汉族,刘肇生于建初四年(79年),是东汉第四位皇帝,公元88年—105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27岁,他是汉章帝次子,母亲梁贵人。刘肇死后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慎陵。
         == 第5任殇帝刘隆(公元105-106年)==
殇帝,名刘隆(公元105-106年),和帝幼子,养于民间。永元二年(106年)一月汉和帝死,邓皇后因长子刘胜有痼疾,将刘隆迎回皇宫做皇帝,刘胜被封为平原王。和帝死后继位,在位仅8个月。病死,终年两岁,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葬于康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 第6任安帝刘祜(公元94—125)==
汉安帝,名刘祜,汉族,父清河王庆,汉章帝子。生于公元94年,公元106年即位,在位十九年。公元125年崩,年三十二。谥号“安帝”,庙号“恭宗”。葬于恭陵。年号:永初、元初、永宁、建光。
         == 第7任婴帝刘懿(?-125年)==
北乡侯刘懿(?-125年),济北惠王刘寿的儿子,东汉前少帝,在一般看法里不认为是汉朝皇帝之一。
汉安帝去世后,太后阎姬为了把持国政,在阎显支持下,迎立刘懿为帝。少帝在位时,阎显兄弟把持朝政,作威作福。但少帝即位二百余日后就因病去世,后立刘辩为帝。之后宦官孙程等人合谋诛杀阎显兄弟和江京,并迎立汉安帝的儿子济阴王刘保为帝,是为汉顺帝。
   == 第8任顺帝刘保(115年—144年)==
汉顺帝刘保(115年—144年),汉安帝长子也。生于公元115年,汉婴帝刘懿死后,于公元125年农历十一月被宦官拥立为帝,在位二十年。至公元144年八月卒。年三十岁,死后葬于宪陵。年号: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谥号“孝顺帝”,庙号“敬宗”。
   == 第9任 冲帝 刘炳(公元143年—145年正月)==
刘炳(一说昺)(143年—145年正月戊戌),顺帝子。顺帝死后继位。144年八月庚午—145年正月戊戌在位,在位仅5个月,病死,终年3岁,死后葬于怀陵,谥号孝冲皇帝。
   == 第10任 质帝 刘缵(公元138年——146年)==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东汉第九位皇帝,章帝玄孙。冲帝死,被梁太后和梁冀迎立为帝。于145年即位,在位时间不到1年,146年被梁冀毒死,终年9岁。葬于静陵,谥号孝质皇帝。
   == 第11任 桓帝刘志(132年—167年)==
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东汉第十位皇帝(146年—167年在位),他是汉章帝曾孙。质帝被毒死后,由梁冀迎立为帝,在位21年,病死,终年36岁。葬于宣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继位人汉灵帝刘宏。庙号:威宗。年号:建和、和平、元嘉、永兴、永寿、延熹、永康。
汉桓帝死后谥号孝桓皇帝,庙号为威宗。
         == 第12任灵帝刘宏(156年—189年)==
汉灵帝刘宏(156年—189年),东汉第十一位皇帝,章帝玄孙,刘苌子。桓帝病死后,窦皇后立他为帝,168年—189年在位。在位22年,病死,终年34年。葬于文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死后谥号孝灵皇帝。
公元189年,昏庸的汉灵帝在人民的一片怨声下结束了他的一生,终年34岁。
   == 第13任少帝刘辩(176年-190年)==
汉少帝刘辩(176年-190年),汉族,汉灵帝刘宏的儿子,东汉第十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是189年四月—九月。在位不足半年,被董卓所废,后被毒杀,终年15岁。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刘辩为灵帝和何皇后所生,汉献帝刘协的哥哥。初灵帝嫌刘辩“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欲立刘协为帝,但因何皇后受宠且何进位高权重而犹豫未决。189年灵帝病重,将刘协托给蹇硕,灵帝去世後,蹇硕想先杀何进再立刘协为帝,于是请何进入内,但是何进刚进入,蹇硕司马潘隐是何进的旧识,便前来看何进。何进大惊,先退出,从儳道归营,然后称疾不入,蹇硕的计划因此失败,而刘辩也得以继承帝位,是为汉少帝。董卓入京後,少帝被董卓废为弘农王,置于阁上,使郎中令李儒进鸩。王曰:“是欲杀我耳。”不肯饮。强之,乃与妻唐姬及宫人饮宴别。酒行,王悲歌曰:“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藩。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因令姬起舞,姬抗袖而歌曰:“皇天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兮命夭摧。死生异路兮从此乖,奈何茕独兮心中哀。”,歌竟,泣下呜咽,坐者皆欷歔。王谓姬曰:“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幸自爱!从此长辞。”遂饮鸩死,时年十八。他弟弟刘协後来追谥他“弘农怀王”。
   == 第14任献帝刘协(公元181-234年)==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234年),字伯和。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89年至220年。灵帝第三子,少帝弟。中平六年(189年)9月,刘辨被董卓所废,刘协被拥立为帝,时年9岁。改年号为“永汉””,12月又改为“中平”加上少帝刘辨的年号“光熹”、“昭宁”,这一年改过4个年号,是历史上同期改年号为最的一年。在位31年,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今河南省修武县北小风村)。
11,4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