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原国立中央政治大学门楼

增加 6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原国立中央政治大学门楼.jpeg|有框|右|<big>原国立中央政治大学门楼</big>[http://www.yeecai.com/data/fig/7/7545CB61DB16460BF304F7C80A9EEC48 原图链接][http://www.yeecai.com/tour/showSpotInfo?id=49641 来自 yeecai 的图片]]]
''' 原国立中央政治大学门楼 ''' 为南京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中国江苏省 [[ 南京市 ]] 秦淮区建邺路168号(原南京红纸廊),建于1927年,院内原为1927年5月所创立的中央党务学校校本部,该校后改组为中央政治学校,也是今迁校至 [[ 中华民国 ]] 自由地区( [[ 台湾 ]] )的国立政治大学(国立中央政治大学)旧址,另在孝陵卫设有地政学院分部。
原民国时期的建筑群除门楼外均已损毁,建筑采用 [[ 钢筋 ]][[ 混凝土 ]] 结构和罗马风格,设有三个并列的拱券式门洞,中部门洞较两侧略高,两面墙上均装饰有四根多立克式壁柱。
该院区1949年后,曾先后作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大门,直至2011年党校迁至原南京工程学院校区(南京市鼓楼区水佐岗49号)为新校区,该址现为 [[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江苏省妇女联合会以及江苏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机关刊物《群众》杂志的办公地点。
校舍由当时著名的华盖 [[ 建筑师 ]] 事务所兴建,现南京市仅留存大门,该大门仿法国 [[ 巴黎 ]][[ 凯旋门 ]] 兴造,显示当年中央政治学校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历史沿革==
1927年,中央党务学校于首都南京成立, [[ 蒋介石 ]] 任校长<ref>[https://site.douban.com/167176/widget/notes/10633721/note/239282744/ 走过民国篇--中央政治大学门楼],豆瓣,2012-9-29</ref>。
1929年,改名为中央政治学校。
1947年,改名为国立中央政治大学,直属 [[ 国民政府 ]] 教育部管辖,教育家 [[ 顾毓琇 ]] 担任校长,是培养党政干部的摇篮。
2006年6月10日,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ref>[https://history.sohu.com/20161118/n473505093.shtml 南京“民国门楼”原是大学校门 该校前身是黄埔军校],搜狐,2016-11-18</ref>。  
==建筑布局==
国立中央政治大学有一组庞大的建筑群,校内原有西式洋房四幢,平房七幢。校内原有祝三楼、秋瑾楼,均为砖木结构。除了校门外,还有教学楼、 [[ 图书馆 ]] 、宿舍楼、大礼堂、校长办公房等建筑。六号楼,是为庆祝蒋介石六十岁生日而建的,和大门一样,均为 [[ 古罗马建筑风格 ]]
==参考文献==
59,1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