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飞仙关

移除 12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四川芦山县 <big>''' 飞仙关 </big>''' 镇位于 四川芦山县 芦山县最南部,有人口11500人,国道318线和省210线贯穿全境,交通便利,信息灵通。被誉为川藏线上第一关""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芦山县最南部
人口
11500人
四川省芦山县
== 目录1芦山 飞仙关2朝天 飞仙关折叠编辑本段 芦山飞仙关 ==
上世纪90年代,经过石材产业的大涨大落之后的飞仙关镇,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尤其是农村建设。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飞仙关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抓住机遇,大胆创新,使飞仙关镇的各项建设日新月异。
地处芦山、天全、雅安三地交界的飞仙关,被誉为川藏线陆地"第一咽喉"。从成都出发,到雅安,经过飞仙关到天全县,然后到康定,最后到西藏,飞仙关是西出成都,茶马古道上第一个关。
清代飞仙关关隘清代飞仙关关隘
蜀锦、邛杖由此销往世界 7月12日,记者走进芦山县飞仙关镇。沿潮湿的石板路拾级而下,便来到飞仙关关隘。记者看到,飞仙关关口的城门已无,只保留了长条石砌成的圆拱形门洞,上面爬满了藤蔓枝叶,默默地述说着历史的沧桑。 从关口望出去,有一长长的峡谷地段,当地百姓世代相传是大禹治水时干活的地方。雅安市文管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宋代始建关城,名叫"神禹漏阁"。不过当地百姓,仍然沿用了过去的称呼"飞仙关"。飞仙关分上关和下关,两关相距几里路。 据史书记载,3000多年前,此地就是古蜀国通往世界的咽喉要地。到汉代,司马相如受汉武帝之命沿此路出使西南夷,把这条民间小道,开辟为官方的商道。蜀锦、邛杖、铁器等等从成都平原由此销往世界。
== 折叠编辑本段 朝天飞仙关==飞仙关飞仙关飞仙关
在今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南华村的飞仙岭上,自古为入蜀要冲。唐代称飞仙阁,杜甫入蜀经此咏《飞仙阁》诗。《全唐诗》卷二百一十,杜甫《飞仙阁》诗题下注曰:"徐佐卿化鹤(飞仙)于此,故名。上有阁道百间,总名连云栈。" 《读史方舆纪要》载:"县北四十里有飞仙阁,下浸深潭,若飞仙然"。历代文人经蜀道过此,多有题咏,详见清《乾隆广元县志》。至于飞仙关之说,清乾隆之前志书不见记载,清道光《保宁府志》记:"飞仙关在县北飞仙岭下。"不少学者认为,应是清嘉庆年间平白莲教起义时所建。
6,5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