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06
次編輯
變更
北京外城东南角楼
,無編輯摘要
==简介==
该角楼修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清朝灭亡后,[[20世纪]]初北京外城各门、楼均有较大程度的损坏 <ref>[https://www.sohu.com/a/254279177_99911659 北京乃至全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城垣转角楼:东南角楼! ],搜狐,2018-09-17 </ref> ,外城东南角楼于1920年代至1930年代自然坍塌。北京外城东南角楼平面呈方形,通高15米,面阔、进深均6米,两层共辟箭孔12个,没留下实测资料。该角楼存有部分遗址,位于后来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附近。1920年代,瑞典人喜龙仁著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一书收录了北京外城东南角楼的一张照片。
2000年代,北京市崇文区提出建设“天坛文化圈”,以东北角的[[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及北京内城东南角楼,西北角的[[正阳门箭楼]],西南角复建的永定门城楼,东南角计划复建的左安门城楼,形成“[[天坛]]居中,几楼环绕”的城市空间格局。2010年初,北京市崇文区两会上,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政府区长牛青山仍表示有计划今后复建左安门。
2015年12月,外城东南角楼复建工程除外线和[[绿化]]外,其他工程已全部完工。2016年7月,外城东南角楼复建工程的基建部分正式完工。复建中参考了老照片和史料,按原比例复建。复建后的外城东南角楼位于北京南二环护城河内侧、东南转角处河道岸坡,与左安门内路东侧的明城墙遗存左安门值房相映成趣。复建后的角楼并非原址,而是在原址以北10.9米处。因为南侧是拓宽后的护城河道,并设有[[人行道]],为发挥人行道分卸洪峰的作用,所以只好向北平移10.9米复建角楼。为了复建角楼,龙潭东路在角楼以北段进行了道路变线,人行道最窄处已不足1米,同时角楼东南角城墙2米多悬空伸出。
复建后的角楼东侧、南侧分别开有两排六个箭窗,合计12个。角楼上下共两层,建筑面积约1160平方米,使用面积约800平方米。复建后的角楼被辟为公益图书馆,主要收藏与老北京历史文化有关的图书 <ref>[https://www.sohu.com/a/225087687_114731 北京外城东南角楼变身图书馆 为京城首个建在古建里的图书馆 ],搜狐,2018-03-08</ref> ,[[图书馆]]一层用于读书,二层开办各类[[文化]]展览、讲座以及文化活动。2016年12月起,角楼图书馆面向公众征集馆名。2017年10月28日,该馆以“角楼图书馆”之名对公众开放,角楼图书馆是东城区第二图书馆分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文化公司运营。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