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15
次編輯
變更
钟山定林寺遗址
,创建页面,内容为“钟山定林寺遗址,是南京市钟山上两座寺庙的遗址。钟山定林寺建于六朝时期,包括上定林寺(定林上寺)与下定林寺(定林…”
钟山定林寺遗址,是南京市钟山上两座寺庙的遗址。钟山定林寺建于六朝时期,包括上定林寺(定林上寺)与下定林寺(定林下寺)。
==历史渊源==
公元538年,扶馀成为百济王朝的首都,到660年遭罗唐联军攻陷而灭。蜿蜒的白马江源远流长地诉说着数百年来的兴衰荣辱。 扶苏山是百济最后的国王。沿白马江湖畔徐徐而行,途中有一座百花亭。传说当年有三千名百济宫女遭罗唐联军追逐走投无路,投江于此。而她们投江时的身影,如同杜鹃花凋谢坠落,故称此岩壁为落花岩。
定林寺在扶馀市郊,寺中的5层石塔,高8.33米,与益山弥勒寺的石塔并称韩国石塔始祖。附近有一座高丽时代的石佛坐像,黄昏时分,夕阳余辉投射到石像上,故称“百济塔夕照”。
自公元前57年至935年为新罗首都的庆州,曾有千年之久的繁荣,被称为“无围墙的博物馆”。定林寺址5层石塔与现存的弥勒寺址石塔一起均为百济时期建造的众多百济塔之一,是研究韩国石塔样式的发展过程的重要作品。这座定林寺址5层石塔体现了一种均衡美,整体气氛干净利落,安定平稳,庄重威严,后期的一些石塔在建造时竞相摹仿。据考该石塔初建时期为公元6世纪中叶,现已被指定为国宝第9号。
==概况==
538-660年间,百济迁都至扶余,在其中心区兴建了定林寺。在遗迹发掘现场讲堂旧址中出土的瓦片上,发现了刻有《太平八年戊辰定林寺大藏唐草》的字样,太平八年是辽的年号,相当于高丽显宗19年(1028年)。类似的文字在此大量出土,是高丽瓦片出土量中最多的一次。定林寺是高丽重建时期的代表性遗迹。 从伽蓝配置形式看,寺里的建筑布局采用了一塔式配置结构,即从南边向北,中门、石塔、金堂、讲堂,按顺序建在一条直线上,周围用回廊隔开。但有趣的是,包围在伽蓝中心的过道布局不是呈正四边形而是北边间隔相对较宽的梯形平面。在发掘遗址现场,寺址前方是莲池,保护石佛坐像的建筑物建于1933年,百济时建的5层石塔(国宝 第9号)和高丽时代建的石佛坐像(宝物 第108号)仍保存完好。出土遗物中还有百济和高丽时代的装饰品之类,如砚台、土器和用泥土做的佛像。 正林寺地基的正中间有一座石塔,从底下基台向上数有5层塔身,在基台上的各个方向井然有序地各摆放着角柱,中间放着一个梁柱。第一层的塔身设计地比较高,围绕着各面的角柱和墙面石。
==历史渊源==
公元538年,扶馀成为百济王朝的首都,到660年遭罗唐联军攻陷而灭。蜿蜒的白马江源远流长地诉说着数百年来的兴衰荣辱。 扶苏山是百济最后的国王。沿白马江湖畔徐徐而行,途中有一座百花亭。传说当年有三千名百济宫女遭罗唐联军追逐走投无路,投江于此。而她们投江时的身影,如同杜鹃花凋谢坠落,故称此岩壁为落花岩。
定林寺在扶馀市郊,寺中的5层石塔,高8.33米,与益山弥勒寺的石塔并称韩国石塔始祖。附近有一座高丽时代的石佛坐像,黄昏时分,夕阳余辉投射到石像上,故称“百济塔夕照”。
自公元前57年至935年为新罗首都的庆州,曾有千年之久的繁荣,被称为“无围墙的博物馆”。定林寺址5层石塔与现存的弥勒寺址石塔一起均为百济时期建造的众多百济塔之一,是研究韩国石塔样式的发展过程的重要作品。这座定林寺址5层石塔体现了一种均衡美,整体气氛干净利落,安定平稳,庄重威严,后期的一些石塔在建造时竞相摹仿。据考该石塔初建时期为公元6世纪中叶,现已被指定为国宝第9号。
==概况==
538-660年间,百济迁都至扶余,在其中心区兴建了定林寺。在遗迹发掘现场讲堂旧址中出土的瓦片上,发现了刻有《太平八年戊辰定林寺大藏唐草》的字样,太平八年是辽的年号,相当于高丽显宗19年(1028年)。类似的文字在此大量出土,是高丽瓦片出土量中最多的一次。定林寺是高丽重建时期的代表性遗迹。 从伽蓝配置形式看,寺里的建筑布局采用了一塔式配置结构,即从南边向北,中门、石塔、金堂、讲堂,按顺序建在一条直线上,周围用回廊隔开。但有趣的是,包围在伽蓝中心的过道布局不是呈正四边形而是北边间隔相对较宽的梯形平面。在发掘遗址现场,寺址前方是莲池,保护石佛坐像的建筑物建于1933年,百济时建的5层石塔(国宝 第9号)和高丽时代建的石佛坐像(宝物 第108号)仍保存完好。出土遗物中还有百济和高丽时代的装饰品之类,如砚台、土器和用泥土做的佛像。 正林寺地基的正中间有一座石塔,从底下基台向上数有5层塔身,在基台上的各个方向井然有序地各摆放着角柱,中间放着一个梁柱。第一层的塔身设计地比较高,围绕着各面的角柱和墙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