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柳》

增加 6,842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柳》</big> ''' |- |File:柳001.jpg|缩略图|居中|400px|[http://…”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柳》</big> '''
|-
|[[File:柳001.jpg|缩略图|居中|400px|[http://www.exam58.com/uploads/allimg/130531/105Z23348-0.jpg 原图链接]<ref>[http://www.exam58.com/tlsysj/3390.html 李商隐《柳》“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全诗翻译赏析].海博学习网 [2013-12-31]</ref> ]]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柳》

创作年代: 晚唐著名诗人

文学体裁:诗

作者:[[李商隐]]

|}
'''《柳》'''<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853e2d78af4a.aspx 《柳》赏析]. 古诗文网</ref>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对比手法:

1.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你看,在士女如云的乐游苑上,在繁华似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飘然起舞的舞女在热闹的舞筵上结合了起来,分不清谁是舞女,何为柳枝,意境是何等的优美!而眼前的秋柳,却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景象。“清秋”“斜阳”“秋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全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诗人年轻时充满幻想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柳。然而由于党争倾轧,诗人一直过着一种沉沦的生活,诗中经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真实写照。
2.以春柳作比,来写秋日之衰柳,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File:柳002.jpg|缩略图|左|300px|[https://www.xsc.cn/d/file/20181226/b2bc1b69f9cddfe9729b5a4e57358072.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xsc.cn/gushici/201812/13632.html 图片来源小升初网]]]
李商隐青年时就中进士,怀有“欲回天地入扁舟”的远大抱负,然而由于党争倾轧,长期沉沦下僚,此时悼念亡妻,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想而知,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不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处世的生动写照?

一到春天,路旁堤畔之柳笼烟罩雾,葱茏翠绿,望之令人心醉。诗人的目光,正是被这迷人的柳色所牵引,向前移去,直到桥边,眼看柳色就要被隔断,可是跨过桥去,向旁一弯,却又顺着长堤,向前延伸,最后虽然眼中已望不见柳,但心中仿佛仍然见到青青的柳色向远方伸去。“行”作“行踪”、“踪迹”解。“意相随”既指春柳傍随长堤而去,也指诗人的心为柳所系,紧随不舍,最后直至青楼酒旗、柳花似雪之处。“青楼”、“酒旗”是人间繁华之地;飞花似雪是春柳盛极之时。“忍”即忍心之意,字里透露出诗人的痛惜之情。花飞似雪,固然美极盛极,然而繁华已极,就意味着离凋谢不远。两句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也把人的爱惜之情写到极点。纪昀评此诗云:“五、六句空外传神,极为得髓。结亦情致可思。”(《[[李义山]]诗集辑评》)这四句,意境很美,言外之意不尽,很耐人寻味。
==诗词正文==
{{Cquote|<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ref>[https://so.gushiwen.cn/shiwenv_853e2d78af4a.aspx 《柳》诗词正文]. 古诗文网</ref>
>|<《柳》>|<古诗文网>}}
== 译文 ==

你曾经随着东风轻拂歌席舞筵,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苑中游玩。

又为何肯捱到秋天来啊,现在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简介==
[[File:李商隐000.jpg|缩略图|左|160px|[http://123.4hn.org/dao/zhylc/lsy1.jpg 原图链接] [http://123.4hn.org/dao/a/zongmiao/tangchao/2011/0606/428.html 图片来源中华英烈祠]]]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ref>[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bc94c92721b8.aspx 李商隐简介] 古诗文网</ref>

李商隐通常被视作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其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和[[韩愈]]的影响。许多评论家认为,在唐朝的优秀诗人中,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杜甫、[[李白]]、[[王维]]等人。就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而言,他与其他任何诗人相比都不逊色。但用典相对较多,有晦涩之嫌。赞赏李商隐诗歌和批评他的人,所针对的都是他鲜明的个人风格。

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晚唐前期。社会病态纷呈,矛盾重重。官宦窃柄,扰乱朝纲,牛李党争。勾心斗角,人事纷纭,互相倾轧。

李商隐终生关心民生疾苦,在弘农县尉任上,为活狱而不怕得罪上司孙简,不怕丢官,足以显示出他的热血心肠和骨鲠气节,此亦是政治品质之大节。至情至性的作品方能打动读者。只有具有赤子之心,热爱生活,关心现实与人生的作家,只有具有高尚品格的作家,才可能创作出反映社会主流与本质的至情至性的作品。品格卑污低劣的人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格调高尚感人肺腑的作品。

从李商隐的诗文中,我们便可以读出他的人品来。<ref>[http://123.4hn.org/dao/a/zongmiao/tangchao/2011/0606/428.html 李商隐简介 ]. 中华英烈祠 </ref>

== 视频 ==
<center>'''李商隐生平66666'''</center>
<center>
{{#iDisplay:e0187jon6ix|600|300|qq}}</center>

<center>'''《柳》李商隐 '''</center>
<center>
{{#iDisplay: n0952yxw8ur |600|300|qq}}</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13,8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