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山莨菪

增加 5,538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p style="text-indent:2em;">'''山莨菪'''(学名:Anisodus tanguticus (Maxim.) Pascher)为茄科、山莨菪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茎无毛或被微柔毛;根…”
<p style="text-indent:2em;">'''山莨菪'''(学名:Anisodus tanguticus (Maxim.) Pascher)为茄科、山莨菪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茎无毛或被微柔毛;根粗大,近肉质。叶片纸质或近坚纸质,矩圆形至狭矩圆状卵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下延,具啮蚀状细齿,两面无毛;叶柄两侧略具翅。花俯垂或有时直立,花萼钟状或漏斗状钟形,坚纸质,外面被微柔毛或几无毛;花冠钟状或漏斗状钟形,紫色或暗紫色,内藏或仅檐部露出萼外,花冠筒里面被柔毛,裂片半圆形;雌蕊较雄蕊略长;花盘浅黄色。果实球状或近卵状,肋和网脉明显隆起;挺直。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山莨菪
| 图像 =
[[File:山莨菪.jpg|缩略图|山莨菪]][https://stock.tuchong.com/image?imageId=79052188814630731&source=360tusou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q=%E5%B1%B1%E8%8E%A8%E8%8F%AA&src=tab_video&tab=cprt&correct=%E5%B1%B1%E8%8E%A8%E8%8F%AA&ancestor=list&cmsid=ef40bd0beb229d73fdb5cc60389f782c&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adstar=0&clw=247#id=d61e3b2029405d491d16f5dd02cc13fa&currsn=0&ps=2&pc=2 来自360百科]
| 图像说明 =
}}

<p style="text-indent:2em;">山莨菪根可供药用,有镇痛作用;此种亦是提取莨菪烷类生物碱的重要资源植物;又地上部分掺入牛饲料中,有催膘作用。

<p style="text-indent:2em;">此物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二级保护植物]]。
== 形态特征 ==
<p style="text-indent:2em;">多年生宿根草本,高40~80厘米,有时达1米,茎无毛或被微柔毛;根粗大,近肉质。叶片纸质或近坚纸质,矩圆形至狭矩圆状卵形,长8~11厘米,宽2.5~4.5厘米,稀长14厘米,宽4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下延,全缘或具1~3对粗齿,具啮蚀状细齿,两面无毛;叶柄长1~3.5厘米,两侧略具翅。

<p style="text-indent:2em;">花俯垂或有时直立,花梗长2~4厘米,有时生茎上部者长约1.5厘米,茎下部者长达8厘米,常被微柔毛或无毛;花萼钟状或漏斗状钟形,坚纸质,长2.5~4厘米,外面被微柔毛或几无毛,脉劲直,裂片宽三角形,顶端急尖或钝,其中有1~2枚较大且略长;花冠钟状或漏斗状钟形,紫色或暗紫色,长2.5~3.5厘米,内藏或仅檐部露出萼外,花冠筒里面被柔毛,裂片半圆形;雄蕊长为花冠长的1/2左右;雌蕊较雄蕊略长;花盘浅黄色。果实球状或近卵状,直径约2厘米,果萼长约6厘米,肋和网脉明显隆起;果梗长达8厘米,挺直。花期5~6月,果期7~8月。

== 主要变种 ==
<p style="text-indent:2em;">黄花山莨菪:花冠浅黄绿色;宿存萼较果实长2倍,长约7.5厘米,果梗长6~8厘米。花期约6月,果期约9月。本变种子叶出土时折弯露出地面,而前者则是直立露出地面。

产中国青海(祁连山等地);生于海拔2680~3250米的草坡。

== 生长环境 ==
<p style="text-indent:2em;">耐寒性极强,越冬芽埋在地下10~20厘米处,在[[青藏高原]]就能越冬,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3000米处,有时在4000米处也有生长。在农业区零星散生于村庄、附近、道路、水渠边沿、地埂及墙根下。在牧业区,各地草场的老圈窝子里生长的最多,生长集中,形成屏体。

== 分布范围 ==
<p style="text-indent:2em;">主要分布于中国[[青海]]、[[甘肃]]、[[西藏]](东部)、[[云南]](西北部)。

== 繁殖方法 ==
<p style="text-indent:2em;">一般用种子育苗繁殖。山莨菪出苗较慢,多数要40~60天才能齐苗,幼苗生长也较缓慢。于4~5月份,在平畦上按行距20~30厘米开深2厘米的播种沟条播。播种量每亩约0.5~1千克。播种时间应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而定,如在青海门源地区,以4月中旬播种,出苗率最高,86.2%,生长也最好,而于5月中旬播种则出苗率仅36.9%。
== 主要价值 ==
===药用价值===
<p style="text-indent:2em;">性味功能:苦、辛,温。有大毒。镇痛解痉,活血去瘀,止血生肌。
主治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胆道蛔虫症、胆石症、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 其它用途 ==
<p style="text-indent:2em;">屏植可防治水土流失 ,地上部分掺入牛饲料中,有催膘作用

===保护现状===
<p style="text-indent:2em;">保护级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Ⅱ级(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山莨菪
| 图像 =
[[File:山莨菪-.jpg|缩略图|山莨菪-]][https://stock.tuchong.com/image?imageId=79052188814551665&source=360tusou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view?q=%E5%B1%B1%E8%8E%A8%E8%8F%AA&src=tab_video&tab=cprt&correct=%E5%B1%B1%E8%8E%A8%E8%8F%AA&ancestor=list&cmsid=ef40bd0beb229d73fdb5cc60389f782c&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adstar=0&clw=247#id=7c3e0d391798991c7fd52aa1bbe45d68&currsn=0&ps=2&pc=2 来自360百科]
| 图像说明 =
}}
===濒危状况===
<p style="text-indent:2em;">渐危。采挖严重,生境严重破坏,草地退化。

===保护措施===
<p style="text-indent:2em;">严禁采挖,保护生态环境,扩大栽培。
== 相关视频 ==
<center>'''莨菪碱可不可以控制别人?'''</center>

{{#iDisplay:x30158rvpyt|600|480|qq}}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3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