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增加 6,21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目前與同樣位於[[大安區 (臺北市)|大安區]]之[[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系統]]<ref>{{cite news|author=|title=國立臺灣大學聯盟整合資源 臺大臺師大臺科大簽約學生更具競爭力|url=http://triangle.ntu.edu.tw/news/news20150112.html}}</ref>,臺師大也是亞太商學院聯合會(AAPBS)的成員校<ref>http://www.aapbs.org/membership/list.html</ref>。臺師大近年在國際學術評比不斷上升,包括國際著名的[[AlphaGo]]軟體就是由臺師大的校友[[黃士傑]]博士所研發而成。<ref>http://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16487</ref>
 
== 校史 ==
[[File:臺師大行政大樓.JPG|thumb|200px|校本部行政大樓]]
*1922年,[[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成立。
*1926年,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改稱為'''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
*1945年,臺灣光復,[[中華民國]]接收臺灣,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北高級中學'''。
*1946年政府設立'''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共有教育、國文、英語、史地、數學、理化、博物等「創校七學系」。同年臺北高中廢止,臺灣師院接收臺北高中的校舍與設備。
*1948年,發生[[四六事件]],[[中華民國政府]]整頓臺灣師範學院,期間停止辦學,至1949年重新復課。
*1953年,成立工業教育學系。
*1955年,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名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共設有教育學院、文學院、理學院等「創校三學院」。
*1956年,國語中心成立。
*1961年,工業教育學系分設工藝教育組、工職教育組。
*1967年,配合[[高等教育]]由國家管理的政策,改隸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1975年,臺師大理學院遷至汀州路四段,即今日的[[公館 (臺北市)|公館]]校區。
*1976年,增設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1978年,工業教育學系調整分組為機械職業教育組、傳播設計教育組及電機、電子職業教育組。
*1982年,原工業教育學系工藝教育組獨立為工藝教育學系。原隸文學院之美術學系、音樂學系,與工藝教育學系合併成立藝術學院。
*1992年,增設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班。
*1994年,工藝教育學系改名工業科技教育學系。
*1998年,工業教育學系、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及圖文傳播學系,共組科技學院。
*2001年,將原屬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
*2002年,工業教育學系機械職業教育組,轉型獨立為機電科技研究所。
*2004年,增設機電科技學系。工業教育學系電機、電子職業教育組轉型獨立為應用電子科技研究所。
*2006年,臺師大合併[[林口區|林口]]的[[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定名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林口校區」。獲得[[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補助[[新臺幣]]8000萬元。
*2007年,再度獲得[[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補助5600萬元。增設應用電子科技學系。列為教育部25所「大學[[繁星計畫]]」大學。成立音樂學院。
*2008年,獲[[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部]]補助「師資培育之大學發展卓越師資培育計畫」新臺幣900萬元。成立管理學院,成為[[師範院校]]中的第二個管理學院<ref>師範院校中第一個管理學院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管理學院]]。</ref>。
*2009年,再獲得師資培育之大學發展卓越師資培育計畫新臺幣1300萬元。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改名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2011年,於「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皆獲得教育部補助,其中[[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第二期五年五百億)之「華語文與科學研究中心」獲得兩億元補助,藉以推動國際華語文教學與科學教育。
*2012年,國際與僑教學院遷至臺北校本部,林口校區轉型為專辦僑生先修部。同年,整併視覺設計學系、工業教育學系室內設計組、設計研究所為設計學系,教學方向除了原先的視覺與多媒體設計,還納入室內設計與產品設計,成為臺灣大專院校之中少數橫跨多重設計領域之學系。
*2014年,設計學系在原有的學士班、碩士班之上增設博士班;應用電子科技學系改名電機工程學系,而科技學院亦配合改名為科技與工程學院。同年因為推動國際化發展,國際與僑教學院與社會科學學院合併,改名為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2015年,企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改名企業管理學系,並增設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並停招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
*2016年,表演藝術學士學位學程開始對外招生,並增設管理學院國際時尚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國際企業管理雙碩士學位學程。政治學研究所併入東亞學系政治經濟組,並停招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班。
*2017年,增設學習科學學士學位學程。運動競技學運動科學碩士班與運動競技學系運動競技碩士班,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碩士班。停招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班、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幼兒教育碩士在職專班、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在職專班、體育學系體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增設東亞學系博士班、音樂學系流行音樂產學應用碩士在職專班。應用華語文學系與華語文教學系整併為華語文教學系。
*2018年,增設光電工程學士學位學程、車輛與能源工程學士學位學程、營養科學學士學位學程、營養科學碩士學位學程、生技醫藥產業碩士學位學程、地理碩士在職專班、樂活產業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電機工程學系博士班,工業教育學系原學籍分組「能源應用組」及「車輛技術組」整併、東亞學系原學籍分組「漢學文化組」及「政治與經濟組」整併、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原學籍分組「網路學習組」和「人力資源組」以及「科技與工程教育組」整併、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原學籍分組「諮商心理學組」及「教育心理學組」整併、英語學系原學籍分組「文學組」和「語言學組」以及「英語教學組」整併、音樂系原學籍分組「表演與創作組」及「研究與教育組」整併,停招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營養科學與教育組、地理學系地理教學碩士在職專班、歷史學系歷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師資培育中心改制師資培育學院。成立生命科學專業學院。
*2019年,成立學習資訊專業學院、教育學院學士班。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