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何光顺

增加 7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何光顺,男,1974年生,四川盐亭人,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年获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12月获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今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infobox person| 基本信息姓名 中文名称= 何光顺 | 外文名称He Guangshun 图像 国籍中国=[[File:何光顺.jpg|缩略图]]| 民族图像说明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4764397241&di=316ab39192fbbe5581f899055f3ce09b&imgtype=0&src=http%3A%2F%2Fs3.sinaimg.cn%2Fmw690%2F001kCJWOzy7g8NJVdF812%26690 出生 图片 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xftj.html 四川盐亭图片来源]| 出生日期 = 1974年4月| 国籍 = 中国| 职业别名 教师= He Guangshun| 院校 华南 = 教 范大学 主要成就诗学研究、魏晋文学研究}}
代表作品
==研究课题==
(1)2010年10月至今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玄响寻踪--魏晋玄言诗研究"(项目编号:10YJC751026); (2)2009年9月至今主持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文学的缘域"(项目编号:GDUFS211-2-012);
(32)2006年12月到2009年12 2009年9 至今 主持广东 外语外贸大 省211工程三期重点 校级青年 科建设子 项目" 诗人何为--魏晋诗人生态困境追思文学的缘域"(项目编号:GW2006-Q-013);
(43)2008 2006 年12月 至今参与国家社会科 到2009年12月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 校级 青年 基金 项目" 中国咏物文学研究诗人何为--魏晋诗人生态困境追思"(项目编号:08CZW012);
(54)2006 2008 年12月 至2010年9月 至今 参与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 国家 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 青年基金 项目"中 国咏物 文学 他化现象的比较 研究"(项目编号:06JDXM75002)。;
(5)2006年12月至2010年9月参与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中外文学他化现象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
:06JDXM75002)。
=研究成果=
==文学理论研究==
(1)《文学的缘域--兼论文学的自性与他性》,《暨南学报》2013(11)
(2)《环视中的他者与文学权力的让渡》,《文艺理论研究》2011(3)
(3)《释"假体"》,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1)。(注:从《二十四诗品·流动》"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如愚"引申出中国诗学中的假体寓言写作类型及其特征探讨。)
(5)《"形象"浅论》,《文心》2008年第3辑。
(6)《蜕变中的升起--对王维<秋夜独坐>诗的探讨》,《写作》2002(6)。
==楚辞诗学研究==
(7)《神性的维度--试论〈离骚〉的"他在"视域》,《南京社会科学》2011(1)
(8)《试论屈原诗歌的"物象"》,《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6)
==周易老庄研究==
(9)《释〈蒙〉:知止与化成--从〈易·蒙〉看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4)
(10)《文明的褶子--"三玄"天人观的现代沉思》,《江淮论坛》2007(4)
(11)《老庄的"损"道》,《中国文化研究》2012(4)
(12)《老庄的"反"道》,《中国文化研究》2010(2)
(13)《一个新的视角:从物化说看〈庄子〉--兼及解庄方法论的透视》,《江汉论坛》2005(9),《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哲学》第12期全文转载。
(14)《庄子"天人"观刍议》,《唐都学刊》2005(1)
(15)《〈庄子〉"物化"思想初探》,《广西大学学报》2002(3)
(16)《庄子与海德格尔语言观的比较》,《文心》2006年第2辑。
(17)《庄子物化文学观初探》,《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2)
(18)《庄子文学观探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5(2)
==魏晋文学研究==
(19)《玄响寻踪--魏晋玄言诗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0)《玄言诗的先声-魏晋前玄言诗史考辨》,《江淮论坛》2008(3)
(21)《魏晋文学的自觉与反自觉》,《江淮论坛》2006(6)
(22)《哲人对抗诗人--魏晋诗坛的独特文化景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4)
(23)《权力中的诗人--从"嵇康之死"谈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6)
(24)《人文学视野下的玄言诗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1)
==当代小说研究==
(25)《感性的抗争--从王蒙〈神鸟〉看现代艺术的他在》,《郑州大学学报》2011(1)
(26)《新神话的寓意--读王蒙的〈神鸟〉》,《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
(27)《一场远未结束的牌局》,《作品与争鸣》2008(6) 。(注:解读当代小说作家凡一平《扑克》)
==教学创新研究==
(28)《外语类院校〈中国文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5)
(29)《生活中多少感动和忧伤--请细听"女生化妆说"的由来》,《教育家》2013(3)
==志向行事==
[[ 自启蒙以来,因爱历史而入古典,因诗文熏陶而入古文学 ]] ,先有如愿攻读汉语言文学本科,又有丹东师范专科学校两年教学《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概论》的沉潜涵玩,继有南下广州师从栾栋教授攻读先唐文学硕博士学位研三玄而涉魏晋的机缘。就职广外,先后主讲 [[ 《先秦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国古代文论》、《唐宋词选讲》、《国学典籍导读》、《中国文化》、《外国文化》 ]] 等多门专业和通识课程。其间,曾对自己数年的教学有简要总结,其辞云:"自来广外,已上过中西方文化、国学、西哲、文学批评、先秦文学、魏晋文学、唐宋词等,发觉自己最喜欢的或许是宋词,投入最深的是魏晋,进入最早的是先秦,拓展视域最广的是中西方文化,正在作为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期望薪火传承的是国学,所借用的他山之石是西哲。"
为学致用,载道弘毅,既读书而思之,熟思之而行之。遂于教学科研以外,创办[["云山论道-思想家论坛" ]] ,另辅而并行之者有"云山论道-抒情时代"、"云山论道-新闻家论坛",此三个系列自2011年以来已举办33期,并以此为平台指导学生成功申请"广州高校大学生学术沙龙及其创新机制研究"的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目前又承担和负责广外全校每年5000余名新生的《人文经典阅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中国古代人文经典、中国现代人文经典、西方古代近代人文经典、西方现代后现代人文经典四个模块分四个学期展开系列讲座式的教学和授课模式,并同时将该系列讲座辟为"云山论道-人文经典阅读"第四系列,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
1,5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