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极阁

增加 15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北极阁 ''' 通称鸡笼山,是 [[ 江苏省 ]][[ 南京市 ]] 城北的一座 [[ 丘陵 ]] ,北依玄武湖、明城墙,西邻鼓楼岗,东接覆舟山,是钟山延伸入南京城的余脉之一。山高约62米,周长5.3公里,因形似鸡笼,自六朝以来多称“鸡笼山”。因有鸡鸣寺,故又称鸡鸣山。清 [[ 康熙 ]] 年间在山顶建北极阁,民间常以阁名指代山名,1930年北极阁拆除改建为气象台后,北极阁专指鸡笼山。
[[ 乾隆 ]] 年间鸡笼山曾以“鸡笼云树”列入“金陵四十八景”。
==历史==
据记载, [[ 南朝 ]] 刘宋初年在山上建立“日观台”,又称“司天台”,专设官员观测天象 [[ 气候 ]] ,是南京有历史记录的第一座气象台。元至正十七年(1280年) [[ 郭守敬 ]] 制作的天文仪器简仪和印仪分发全国13行省各一套,其中一套即安放在由鸡笼山日观台旧址改建的观象台。 [[ 朝|明]] 洪武十四年(1381年),将观象台扩建为钦天台,从 [[元朝| ]] 大都运来 [[宋朝| ]] 元两代的天文仪器,并增添浑天仪等新铸仪器,鸡笼山此时改称钦天山。永乐迁都到北京后,钦天台逐渐荒废。清军攻陷南京后,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下令将钦天台 [[ 天文仪器 ]] 全部运往 [[ 北京 ]]
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帝下江南时在鸡笼山顶眺望后湖,题写“旷观”二字。次年, [[ 两江总督 ]] 王新命等人在山顶建造万寿阁和御碑亭(旷观亭),并立碑记录经过。由于万寿阁位于明代北极真武庙后上方,因此又称北极阁。此后鸡笼山上又新添望湖、涵虚、阆风、齐云四楼,乾隆年间以“鸡笼云树”列入金陵四十八景。咸丰三年(1853年),北极阁等建筑毁于 [[ 太平天国 ]] 战争,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1911年辛亥革命时,北极阁是清江南提督 [[ 张勋 ]] 的指挥部,被江浙联军炮轰严重受损。
1927年, [[ 竺可桢 ]] 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1930年经 [[ 蔡元培 ]] 、竺可桢建议,将北极阁拆除改建为气象台,主要建筑包括一座由杨廷宝设计的两层砖木结构的仿古建筑,以及一座三层、六角形、高14米的 [[ 钢筋 ]][[ 水泥 ]] 结构的气象观测台。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成立后,在此设立江苏省气象台和江苏省气象研究所。2002年,“北极阁气象台旧址”登录为 [[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2013年升格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 ]] 与江苏省在北极阁设立 [[ 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
113,0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