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

增加 3,679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由中山堂、法相岩、李明灏将军故居三处文物点组成。是黄埔军校第二分校…”
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由中山堂、法相岩、李明灏将军故居三处文物点组成。是黄埔军校第二分校在1938年秋迁至武冈后的校址。

2013年3月,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建校之初==

1938年秋,南京、南昌相继沦陷,日军大举进逼武汉。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被迫迁至武冈,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又名武冈分校。

武汉分校中将主任李明灏带着从武汉招考来的部分第十五期学生,从武昌搭火车到湘潭易家湾,然后徒步来到武冈。至1945年10月,第二分校招收了第14期至19期学员,训练了十个总队,另设军官训练班、校官训练班、技术训练班、战术训练班及训练总队,共毕业学员23502人。办学时间之长和毕业学员之多,仅次于黄埔本校和西安第七分校。这些初中级军官,大多直接奔赴抗日前线,奋勇杀敌,血洒疆场,为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变迁==

武汉分校为什么要迁到武冈来?这里有说法。一是武冈是湘西南军事重镇,东拒长沙宝庆,南扼衡阳、桂林,西挽云南、贵州,北控怀化、芷江。四面环山,易守难攻;二是武冈有坚固的城墙,又有资江做护城河,可谓固若金汤;三是相对而言武冈物产丰足,可以提供粮饷。

第二分校的主任是著名爱国将领李明灏将军,随李明灏来武冈办学的教官有少将16名、上校27名、中校8名,第十四期、十五期总队同时在武冈建立。据第二分校少将政治部主任刘公武回忆,他“带着从武汉招考来的部分第十五期学生,从武昌搭火车到湘潭易家湾,然后徒步到的武冈”。

1939年10月,李明灏将军又和留日学者刘侃元教授在这里创办了“湖南省私立洞庭中学”,“洞庭中学”的校牌是请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写的。民国34年,也就是1945年军校迁走后,洞庭中学迁入。洞庭中学于1953年改名为湖南省武冈县第二中学,“洞庭中学”那块校牌的复制品现保存在武冈二中的校史陈列馆里。

==现存遗址==

中山堂位于武冈二中校园内。 黄埔军校第二分校主任李明灏将军为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建,1941年3月动工,1943年7月建成。

中山堂坐北朝南,由正厅、左右厢房、花园等组成,占地1300多平方米。楼分三层,因地势南高北低,从正面看只见二层,背面则可见三层。系“中西合璧”的大庑顶外带四个攒尖顶角楼的砖木构建筑,是黄埔军校本校和十二所分校中现存唯一保存完整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旧址建筑。   走进中山堂一楼的中厅,孙中山画像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训词映入眼帘。画像两旁,有5排带凹槽的木条,据说曾嵌满烈士遗像、牌位。   沿屋后木梯上三楼,正厅后墙有一块镶嵌在墙壁里的石碑,走近才发现它表面的文字已基本被凿毁,仅能模糊地分辨“二分校”、“为纪念”等几个楷书阴刻的字。资料显示,这石碑记述的是“二分校情况及中山堂修建始末”,“由周用吾撰额,军校少校秘书郭池孙书丹”。

1996年元月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保单位,2004年10月被评为湖南省百景之一。2010年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中山堂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9,5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