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天津西站老站房

增加 7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天津西站老站房 ''' 是原天津西站的候车室。位于原天津老城城西第三区 [[ 子牙河 ]] [[ 南运河 ]] 之间的 [[ 河北 ]] 赵家场(今天津市红桥区西站前街1号)。始建于1909年8月,1910年12月14日投入运营,建筑风格为德式新古典主义,目前,该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 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天津西站老站房作为红桥区的百年标志性建筑现因天津西站的改扩建工程而搬离原址并将作为天津铁路博物馆被永久保护,成为西站城市副中心的主要标志之一。
==历史==
1898年9月, [[ 英国 ]] [[ 德国 ]] 的资本集团在伦敦举行会议并决定承办 [[ 津镇铁路 ]] (天津至 [[ 镇江 ]] )。清政府屈服于压力,于1899年5月签订了借款草约,1908年签订了借款合同,并将津镇铁路改为津浦(南京浦口)铁路。但是与众不同的是,津浦铁路北段当时从半截开始施工,从静海县的良王庄向天津市内修筑,这样做是因为天津起点的地址始终未定。督办铁路大臣吕海寰派出的调查员报送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材料:“河北赵家场后空地有二顷有余,地势平坦,既无庐舍,又无坟墓,堪为建设总站之用。”当时所称的“河北赵家场”,实际就是如今的红桥区北营门至南运河一带,由于当时南运河并未裁弯,故在河北岸,被称为“河北赵家场”,距离今天的 [[ 天津西站 ]] 不过500米。后在此修建了赵家场站,即现在的天津西站候车室。
==建筑==
天津西客站主站房为 [[ 砖混结构 ]] 二层楼房,建筑整体坐南朝北,立面强调对称式构图,造型丰富,建筑平面呈凸字形。建筑顶部为红瓦坡顶,开有老虎窗和烟囱, 外立面为清水砖墙,窗套、立柱、花饰及入口台阶均为石材,上雕有南极仙翁仙鹤还有龙嘴的图案与西洋风味的洋楼相配可谓中西合璧,窗式和窗套变化多样,是一座具有典型 [[ 折衷主义 ]] 风格的德式新古典主义建筑。
==平移和保护==
2009年9月24日,天津西站候车楼采用滑动摩擦平移方法平移至新址,这是天津市首例木结构建筑的平移工程,第一阶段向南平移135米。10月23日,第二阶段向东平移40米。11月9日上午11时天津西站候车楼完成平移,到达新址地基所在地终点。2010年5月4日西站候车楼改造进入整体抬升阶段,工程设计由98个千斤顶将候车楼抬升3.6米。平移完成后的西站小洋楼作为铁路博物馆永久保留,并与 [[ 西沽公园 ]] 共同构成天津西站地区城市副中心的两大景观。
此次整修的原则是“修旧如故,有机更新”。依照候车楼的老照片和 [[ 历史 ]] 档案,恢复原有的老虎窗和烟囱,墙体外立面上安装的 [[ 排水管 ]] [[ 空调 ]] 等室外设施将被遮蔽住。
112,4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