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物化

增加 1,76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體育媒體網站championat.com還建立了一個每日綜述的專欄,點評「最美世界盃美女」。
*在俄羅斯這個國家,女權主義的聲音很少。俄羅斯各大電視台很少討論性別平等議題,有的節目即使提及女權主義,也會被批評為這是「西方意識形態試圖詆譭俄羅斯的傳統價值」。<ref name="Storm Media Group">{{cite web |url=https://www.storm.mg/article/452784 | title= 俄羅斯女性跟世足球員生小孩,終生免費吃華堡?漢堡王廣告遭批物化女性 | language=zh | date=2018-06-22 | publisher=Storm Media Group | author=BBC中文網 | accessdate=2020-07-11}}</ref>
==自我物化比他人物化更可怕==*女性被物化源遠流長,單是傳媒或廣告行業便在「物化女性」這方面出了不少力。**在鎖定男性為鎖售對象的產品廣告中,有一些喜愛賣弄著性感胴體的女性。**至於美容中心,多年來更把物化女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不斷強化女士的意識,便是女性若要活得有自信、獲得男性的青睞、又或要維繫家庭幸福,便必須改造自己,達至社會的審美標準。*社會上所謂的審美標準,每一個年代都不一樣,近年來多流行白、瘦臉、體型纖瘦,於是不少女性去打美白針、瘦臉針、注射玻尿酸及肉毒素、節食減肥,甚至進行抽脂手術。而隨著韓風興起,也有不少女性甚至遠赴韓國,進行整型手術。*香港有醫院於2016年公佈整容數字的同時,也顯示整容的風氣愈來愈年青化,有不少17至18歲的大學生在升大學之前進行微整型。**有報導指出曾有家長帶領4歲的女兒去割雙眼皮、又有家長為了5歲的兒子不再有一對「兜風耳」,帶著他去做整型手術。以前我們會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現在無論是臉皮或身體,都彷彿只是身外物,有需要時便可以「大整特整」。*那些可以接納自己真面目的人,可以對他人的物化無動於衷;相反,發現不了自己的好,一直與他人比較的話,可能容易控制不了自己而走上自我物化之路。<ref name="香港獨立媒體網絡">{{cite web |url=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52089 | title= 自我物化比他人物化更可怕 | language=zh | date=2017-09-14 | publisher=香港獨立媒體網絡 | author=明光社 | accessdate=2020-07-11}}</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File:青木宣親.jpg | thumb | 300px | 青木宣親 <br>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54901 原圖鏈接] ]]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