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

增加 9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 ''' (丹麦语:Søren Aabye Kierkegaard,又译齐克果、祈克果、克尔凯郭尔、吉尔凯高尔等;1813年5月5日-1855年11月11日)是 [[ 丹麦 ]] 神学家、 [[ 哲学家 ]] [[ 作家 ]] ,一般被视为存在主义之创立者<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30111841 存在主义先驱:索伦 克尔凯郭尔],知乎 </ref>。
==生平==
克尔凯郭尔生于 [[ 哥本哈根 ]] 一个富裕家庭,在众兄弟姊妹中最年幼。克尔凯郭尔的父亲早年是一个乡下 [[ 农民 ]] ,后来白手兴家成为城中暴发户,并与富豪之女结婚,跻身哥本哈根的上流社会。后来其妻去世,克尔凯郭尔之父另娶家中女佣为妻,并在老年得幼子索伦·克尔凯郭尔。
克尔凯郭尔的父亲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所有丹麦人一出生就自动成为路德会信徒),本身所受正式 [[ 教育 ]] 不多,但勤于自学。他性格忧郁,且深信自己因早年不虔敬的行为而受到上帝的咒诅(而克尔凯郭尔大部分兄长、姐姐活不过三十四岁──那接近耶稣被钉十架的 [[ 年龄 ]] ),对克尔凯郭尔管教──特别是 [[ 宗教 ]] 教育──非常严厉。克尔凯郭尔深受父亲影响。另一方面,克尔凯郭尔自少 [[ 生活 ]] 富裕,但体弱多病,且与兄长们的相处不融洽。种种因素造成克尔凯郭尔忧郁的性格。
1830年,克尔凯郭尔开始学习 [[ 心理学 ]] [[ 哲学 ]] ,并于翌年开始攻读神学学位。但于1834年,他的宗教信仰陷入低潮,生活变得糜烂,直至1838年才恢复过来。1840年,他完成学位考试、同年向维珍妮·奥逊(Regine Olsen)求婚,并于1841年取得在其他学系等同 [[ 博士 ]] 的哲学硕士学位。
1841年,克尔凯郭尔觉得自己不可能摆脱忧郁,更不可能有美满婚姻,最终决定跟维珍妮解除婚约。这对他日后创作生涯影响深远。
后来他成为活跃的作家,以不同笔名出版多部文学、哲学作品。他一生大力反对当时得令的 [[ 黑格尔 ]] 哲学,并致力于反思神学。
1855年克尔凯郭尔于哥本哈根一家医院逝世,临终时不肯接受丹麦 [[ 国家 ]] 教会的圣餐,也不肯让教会参与其丧礼。
==时代背景==
十八世纪时, [[ 基督教 ]] 受到启蒙主义哲学与 [[ 科学 ]] 的挑战,逐渐产生自由派神学;然而另外一个极端是“基要主义”的传统更正教正统神学,他们长期沉浸于更正教经院哲学的正统思潮里,太过着重字义解经,将历史上的某些教义,作为神学立场正确与否的绝对标准。因此基督教会在这两种神学中,渐渐忘了基督教是怎样的信仰,甚至连怎样作一位基督徒的焦点都模糊掉了。
当时的丹麦把基督教定为国教,只要是在丹麦出生的人,丹麦的国家教会都把他视为是基督徒。婴儿洗礼的作法非常普遍,人们在尚未有自己的 [[ 信仰 ]] 就成了教会的一分子,因此在克尔凯郭尔看来,在他的周围,尽是一些挂名的基督徒。丹麦思想界在十八、 [[ 十九世纪 ]] 受国外的影响不小。当时一位有名的 [[ 神学家 ]] 马登逊(H. L. Martensen),将黑格尔的矛盾综合及人文主义融合于基督教中。那时“个人”的意识全都淹没在对世界历史的思索与群体观念中,因此那时代的病征倒不是追求情欲或唯物主义,却是拿狂放的泛神观来轻蔑个人的存在。
==哲学思想==
克尔凯郭尔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其哲学的中心思想基本上可以说是“如何去做一个基督徒”<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131461/?type=rec 克尔凯廓尔de哲学思想],豆瓣小组,2006-06-23 </ref>。他对当时 [[ 社会 ]] 上的小信风气深恶痛绝,多番撰文攻击。
他认为人们并不能透过客观性获得真理,而真理只能透过主观性呈现,所以他反对传统哲学将真理当成客观知识那样地追求。他亦反对教条主义(包括反对基督教的教条主义),故不愿将自己的思想写成哲学理论,而是以文学 [[ 作品 ]] 的形式表达,并以多个不同笔名出版作品。
==视频==
248,4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