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卢多逊

增加 10,97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641城.png|缩略图|右|[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656750404/641]  原图链接 [https://xw.qq.com/cmsid/20200427A0G3YL00 来自腾讯网]]]* <small><small>(北宋初期宰相)</small></small><br><br> <p style="text-indent:2em;">''' 卢多逊 ''' (934―985年),字多逊,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1] 。北宋初期宰相。<br> <p style="text-indent:2em;">[[ 后周 ]] 显德初年,考中进士,历任秘书郎、集贤校理、左拾遗、集贤殿修撰。  <p style="text-indent:2em;"> 北宋建立后,历任祠部员外郎、权知贡举、兵部郎中、太原知府,入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官至吏部侍郎、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兵部尚书等职,成为宰相。后因勾结秦王 [[ 赵廷美 ]] 被告发,坐罪流放崖州。 <p style="text-indent:2em;"> 雍熙二年(985年),在流所去世,终年五十二岁。 ==基本信息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文名称'''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卢多逊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出生时间'''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934年|-|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所处时代'''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后周→北宋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去世时间'''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汉族|-|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民族族群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后周→北宋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出生地'''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官 职'''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尚书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主要作品 '''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哀挽诗》《水南村》《新月应制》|}== 人物专题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5180825958823232&wfr=spider&for=pc 卢多逊的两朝经历告诉我们,遇到心地宽厚的领导很重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53da110102wvch.html?tj=1 宋朝大才子卢多逊的致命缺点:跟错了人,最后一败涂地]*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0605699553632455&wfr=spider&for=pc 北宋宰相卢多逊,聪明一世的他,最终还是因为贪恋官权悲惨收场]* [https://xw.qq.com/cmsid/20200427A0G3YL00 卢多逊过分贪恋权势导致自己被流放海岛,去世后才得恩赦] == 人物生平 == === 进士出身 ===<p style="text-indent:2em;">后周显德(954年―960年)初年,卢多逊考中进士,授任秘书郎、集贤校理,后升任为左拾遗、集贤殿修撰。 <p style="text-indent:2em;">北宋建隆三年(962年),以本官职担任知制诰,历任祠部员外郎。乾德二年(964年),任权知贡举。乾德三年(965年),加任兵部郎中。乾德四年(966年),又任权知贡举。乾德六年(967年),加任史馆修撰、判馆事。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3]  === 受诏撰书 ===<p style="text-indent:2em;">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征讨[[北汉]],任命卢多逊为知太原行府事。宋太祖移到常山,又任命他为权知镇州。军队回师后,在学士院值班。开宝三年(970年)春天,又主持贡举。开宝四年(971年)冬天,朝廷任命他为翰林学士。 <p style="text-indent:2em;">开宝六年(973年),卢多逊出使[[南唐]]回朝,因此对宋太祖 说南唐衰弱可以攻取的形势。又受诏与人同修《五代史》,升任中书舍人、参知政事。恰逢父丧,几天后被朝廷起用处理政事。史馆修撰扈蒙请求恢复修撰时政记,诏令卢多逊专门负责此事。平灭南唐后,加任卢多逊为吏部侍郎。 <p style="text-indent:2em;">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976年),授任中书侍郎、平章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跟从宋太宗[[赵光义]]征讨北汉回来,加任兵部尚书。<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 [4]  === 贪权难断 ===<p style="text-indent:2em;">当初,[[赵普]]出京镇守河阳,卢多逊上言自辩说:“外人说我妄自议论皇弟开封尹,皇弟忠孝全德,哪里有间隙!况且昭宪皇太后临终时,我实际上参与接受遗命。知我者是你,希望你明鉴。”宋太祖亲手封上这封信,藏在宫中。到宋太宗在位时,赵普又秘密上奏说:“我是开国旧臣,被权幸大臣中伤。”于是说到昭宪太后遗命以及先朝上书自辩之事。宋太宗在宫中访得赵普先前上的奏表,因此感悟,就把赵承宗留在京城。不久,重新起用赵普为宰相。卢多逊越发感到不安。赵普多次劝告卢多逊引退,卢多逊贪 权位,不能决断。  正<p style="text-indent:2em;">好因为卢多逊曾经派堂吏赵白勾结秦王赵廷美的事被告发,宋太宗大怒,下诏一一列举他不忠的罪过,贬授为兵部尚书。第二天,把卢多逊交给官吏审问,命令翰林学士承旨李昉、学士扈蒙、卫尉卿崔仁冀、膳部郎中知杂事滕中正一同审讯。案情审结,召文武常参官在朝堂集议,太子太师王溥等七十四人上奏议论说:“谨按兵部尚书卢多逊,身任宰相,心怀怨望,秘密派遣堂吏,勾结亲王,互通声气,咒诅君父,大逆不道,败坏纲纪,上负国家恩宠,下亏为臣之节,应当予以诛罚,以正法律。请把卢多逊交给有关部门处理,削夺一切官爵,依法诛斩。秦王赵廷美,也请同卢多逊一起作出处理,其他牵连犯罪的人,希望按法律惩治。”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6]  === 流放崖州 ===<p style="text-indent:2em;">于是宋太宗下诏说:“臣子奉事君主,如果一臣事二主就是邪僻,臣下谋害皇上,必定遭到诛杀。兵部尚书卢多逊,从先朝提升参知政事,到我登位,让他正位宰相,职在协调,任当辅弼。身付重托,不思报答,反而包藏奸心,窥伺君位,指斥皇帝,勾结藩王,大逆不道,不宜备述。派遣身边大臣,一同处治他的案件,丑迹全部暴露,案件审结后,有关部门定刑,处廷集中议论,处以夷灭全族,毁灭他的住宅,以正法律,以合经义。还顾念他曾经身居重位,长期事奉朝廷,特地免除诛杀全族,只处以流放,确实是你有负于我,不是我没有恩情。卢多逊所任一切官爵以及三代祖先的封赠、妻子的官封,一并削夺追毁。全家人口,一同流放到崖州,所到各地由驿马遣送,即使有大赦,也不在宽赦之列。期周以上亲戚,一并刺配流放到边远州郡。宾客奴仆都放走。其余的依照百官所议处理。中书吏赵白、秦王府吏阎密、王继勋、樊德明、赵怀禄、阎怀忠一并在都门外处斩,并籍没他们的家财,亲属流放到海岛。” [7]  === 去世特赦 ===<p style="text-indent:2em;">卢多逊到海外,托遣送他的使者回朝时带奏表给朝廷谢恩。雍熙二年(985年),卢多逊在流所去世,终年五十二岁。诏令他家迁徙到容州,不久,又迁徙安置在荆南。端拱初年(988年),录用他的儿子卢雍为公安主簿,把他家被籍没的怀州墓地还给他。卢雍去世后,他的弟弟们都特敕授任州县官。  <p style="text-indent:2em;">咸平五年(1002年),又录用卢雍的弟弟卢宽为襄州司士参军。卢宽的弟弟[[卢察]],考中景德年间进士,将要廷试时,特诏授任他为州掾。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才改任簿尉。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卢察护送卢多逊丧柩回葬襄阳,又诏令本州赐给他钱三十万。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仍录用卢多逊的孙子卢又元为襄州司士。  <p style="text-indent:2em;">景祐四年(1037年),经卢察请求,[[宋仁宗]]追复卢多逊为工部尚书,其妻京兆郡太君苏氏为京兆郡夫人。<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 [10]  == 人物典故 == * 通宵阅读<p style="text-indent:2em;">卢多逊博涉经史,聪明强记,文辞敏捷,喜欢任用术数,有谋略,计谋常常成功。宋太祖喜欢读书,每次到史馆取书,卢多逊预先诫令史馆官吏告诉自己,知道宋太祖所拿的书,一定通宵阅读,到宋太祖问到书中事时,卢多逊回答流畅,同僚们都佩服他。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11]  * 结怨赵普<p style="text-indent:2em;">当初,卢多逊主持制诰,与赵普不和,在翰林院时,每次召对,常常攻击赵普的短处。不久,赵普出京镇守河阳。宋太宗即位,赵普入朝任少保。几年后,赵普的儿子赵承宗迎娶燕国长公主的女儿,赵承宗当时正任知潭州,受诏回朝举行婚礼。不满月,卢多逊要求宋太宗让他回到任所,赵普从此对卢多逊愤怒在心。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12]  * 骗取资料<p style="text-indent:2em;">宋朝初年,朝廷派卢多逊出使南唐,归 时,船靠宣化县渡口。卢多逊派人禀告南唐后主[[李煜]]说:“朝廷计划重修天下图籍经典,史馆中就只缺江东各州的资料,希望各送一本资料,以便带回朝廷。” <p style="text-indent:2em;">李煜即刻命人缮写赠送。于是卢多逊将江东十九州的地理形势、屯兵远近、人口多寡等资料全带回国,朝廷才有兴兵的想法 。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14]  == 人物作品 ==* 《哀挽诗》<ref name="M15"> [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 * 《南水村》 <ref name=M15/>  * 《新月应制》 <ref name=M15/>   == 人物评价 ==* [[脱脱]]等《宋史》:①“太祖每取书史馆,卢多逊预戒吏令白己,知所取,必通夕阅览,以是答问多中。” ;②多逊博涉经史,聪明强力,文辞敏给,好任数,有谋略,发多奇中。<ref name="M16"> [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 [16]   * [[田况]]:“卢多逊,权谋之士也。太祖尝患耶律氏据幽蓟,未有策以下之。多逊进说,愿权都镇州,经画攻取,俟恢复汉土则还跸于汴,闻者异之。”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17] * [[吕中]] “多逊相则赵普出,赵普入则多逊贬,大臣相倾之风,已芽蘖于此。然卢邪而赵正,时邪犹未足以胜正耳。”<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 [218]  == 史籍记载 ==《宋史·卷二百六十四·列传第二十三》<ref name=M16/>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北宋军政人物]][[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