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EH10型电力机车

增加 3,603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EH10型电力机车(日语:EH10形電気機関車)是日本国有铁道的干线货运电力机车车型之一,由日立制作所、东京芝浦电气、新…”
EH10型电力机车(日语:EH10形電気機関車)是日本国有铁道的干线货运电力机车车型之一,由日立制作所、东京芝浦电气、新三菱重工业、川崎车辆设计及生产,1954年制造了首批4台原型车,自1955起开始批量生产,至1957年停产为止共生产了64台该型机车,主要用于牵引东海道本线及山阳本线的货物列车。EH10型电力机车不仅是日本国铁唯一一种双节八轴电力机车,也是日本国铁史上重量最大的电力机车,亦因此获得了“猛犸”的绰号。

==开发背景==

第二系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在一片颓垣败瓦之中开始进入战后混乱期。在战后初期,日本铁路承担了大量占领军、退伍军人、以及平民百姓的运输任务,不论货运量或客运量都以惊人的速度激增。当时东海道本线上货物列车的重量已经达到1200吨,仍然主要采用D51、D52型蒸汽机车作为牵引动力。然而,由于煤炭产量的下降及煤炭质量的的劣化,蒸汽机车用煤面临一个很大的危机,使日本需要认真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面临战后经济复兴的形势,在铁路运输能力紧张且煤炭供应短缺的背景下,日本国铁加快了东海道本线沼津以西的电气化进度。1949年2月,沼津至静冈区段完成电气化,同年5月继续延伸至滨松。1953年7月,滨松至名古屋区段完成电气化,同年11月又延伸至稻泽。稻泽至米原区段的电气化也迫在眉睫,东海道本线全线电气化指日可待。

东海道本线大垣至关原这一区段之间,是一个总延长约6公里的连续长大坡道,最大坡度达到10‰,对重载货物列车而言这是一个十分困难的区段。即使是当时最新型的EF15型货运电力机车,其功率仍然不足以单机牵引1200吨货物列车通过该区段,甚至牵引电动机还会因过载而发生过热或烧损事故。因此,大垣至关原区段在电气化后反而成为东海道本线的瓶颈,虽然可以通过加挂补机来提高运输能力,但这种措施却削弱了铁路电气化的意义。

==原型车==

为此,日本国有铁道决定开发研制一种性能比EF15型电力机车更强大的新型干线货运电力机车,不仅需要克服大垣至关原区段的运输瓶颈、增加东海道本线的货物输送能力,还要提高货物列车的平均出行速度,以缩小客货列车之间的速度差、充分利用线路通过能力。1954年,日立制作所、东京芝浦电气、新三菱重工业、川崎车辆合作研制了新一代的EH10型电力机车,四家工厂于当年7月至8月分别试制了四台原型车(1~4)。

EH10型电力机车不仅是日本国有铁道第一种双节八轴电力机车,也是当时日本铁路史上重量及功率最大的电力机车。每台机车由两节完全相同的四轴机车联接而成,原型车运转整备重量达到118.4吨,最大轴重为14.8吨,额定功率为2530千瓦。原型车与量产车在外观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受电弓的布置方式。每节机车车顶靠近车体中央的位置均安装有一台受电弓,两台受电弓的安装位置较为接近,以减少高压引通线的长度和重量。车体涂装方面,1、3号机车采用了黑色配黄色线条的配色方案,2、4号机车则采用了传统的葡萄色配银色线条的方案;经过对两种方案的比较,正式决定在量产车采用前者的涂装,而2、4号机车亦和其他机车统一涂装。
46,3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