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拉伯河

增加 5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阿拉伯河 ''' 为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卡伦河汇流而成,全长约190公里。下游为 [[ 伊朗 ]] [[ 伊拉克 ]] 界河,两国对于此河归属尚有争议。
==简介==
[[ 底格里斯河 ]] 和幼发拉底河在伊拉克境内的克尔奈(al-Qurnah)汇合,称阿拉伯河,向东南延伸至巴士拉附近与来自伊朗的 [[ 卡伦河 ]] 汇流,之下约100公里形成两伊之间的界河,在法奥以北注入波斯湾。
按照1847年 [[ 奥斯曼帝国 ]] [[ 波斯帝国 ]] 的《埃尔祖姆条约》,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奥斯曼帝国。1913年,两国又签订《君士坦丁堡边界议定书》,规定霍拉姆沙赫尔港一段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拉克独立之后,同伊朗于1937年再次签署协议,将阿巴丹一段亦改为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其余部分仍归属伊拉克,伊朗使用阿拉伯河航道需要向伊拉克缴纳租用费。
伊朗巴列维国王在位期间, [[ 美国 ]] 出于围堵 [[ 苏联 ]] ,大力支持伊朗王朝大量向伊朗售卖先进武器,伊朗军力强盛,多次向伊拉克交涉该河主权问题,1969年伊拉克卡塞姆政权宣布,阿拉伯河为伊拉克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69年4月19日伊朗单方面废除了该条约。1975年3月6日,在 [[ 阿尔及利亚 ]] 总统布迈丁的调停下,巴列维同伊拉克总统 [[ 萨达姆·侯赛因 ]] 在阿尔及尔签署协议,正式规定两国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划分阿拉伯河,史称《阿尔及尔宣言》(Algiers Declaration),重新划定两国边界。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局势动荡,在阿拉伯诸国和美国等国的支持下,萨达姆于1980年9月17日宣布单方面废止《阿尔及尔协定》,收回全部阿拉伯河主权。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命令伊拉克武装部队攻击伊朗,军队分多路向伊朗境内推进,最远达80公里,伊拉克又出动 [[ 飞机 ]] ,袭击伊朗十个 [[ 空军 ]] 基地,致使两伊战争爆发,战争历时八年。两伊战争之后,阿拉伯河的航道被大量沉船淤塞,至今未能恢复。
==视频==
247,2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