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海尾镇

增加 8,88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111112222222.jpg|thumb|right|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8/b3973268cf37478cbc1d7b0c314ba27b.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52642362_721575 图片来三亚卫视网] ]] '''海尾镇'''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北部,东与十月田镇接壤,南与[[乌烈镇]]、昌化镇相连,西濒临北部湾,北依珠碧江与儋州市海头镇隔江相望。全镇行政区域面积202.6平方千米,辖15个村(居)委会,36个[[自然村]],总人口29184人(2017年)。 海岸线长38公里,是一个[[滨海]]小镇。<ref>[http://diqu37124.cn.zhsho.com/ 海南省直辖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 </ref>  中文名称 : 海尾镇  外文名称 : SeatailTown  行政区类别 : 镇  所属地区 :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  下辖地区 : 15个村(居)委会  政府驻地 : 海尾镇墟  电话区号 : 0898  邮政区码 : 572700  地理位置 : 海南岛西海岸  面 积 : 202.6平方千米  人 口 : 29184人(2017年)  方 言 : 儋州话 疍家话 哥隆话 军话 气候条件 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海尾湿地公园 火车站 棋子湾站 海头站 车牌代码 琼·D ==行政区划== 海尾镇辖15个村(居)委会,36个自然村。 ==历史沿革== * [[海尾镇]]为汉族聚居的滨海集镇。 * 明代琼山、儋县、临高等地商民、渔民来此谋生,渐成集镇。 * 古代设铺,称大员。 * 因古代属儋耳辖地,又地处州府南下[[海滨]]之尾端,与儋县海头南北呼应,故俗称海尾。 * 宋置小市,称海尾老市。元明清因之,民初置海尾镇。 * 1950年属昌感县第二区。 * 1957年设海尾乡。 * 1958年置海尾人民公社。 * 1983年设区。 * 1987年重置镇。 * 2002年,南罗镇、海尾镇合并,设立海尾镇。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镇耕地总面积39974亩,其中水田面积7835亩,旱田面积4277亩,旱地面积27862亩。海防林面积8736亩,公益林面积1816.5亩,水土涵养林面积61167.4亩。 ===海洋资源=== [[海尾港]]是国家一级渔港介于洋浦港和八所港之间,是海南五大海港之一,也是[[北部湾]]中心港口。渔业捕捞较为发达,现有渔船476艘,主要捕鱼种类有马鲛、红三、红鱼、鲤鱼、鲨鱼、海鳗、石斑鱼、螃蟹、罗非鱼、虾等优质海产品,还发展种养江漓菜、麒麟菜、海菜等。海尾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捷,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美,投资环境独特,人居环境和谐,是昌江县的渔业重镇、工业要镇、农业大镇、城镇化新镇和[[旅游]]业兴建地。<ref>[https://www.sohu.com/a/252642362_721575 喜讯丨我省琼海、昌江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 ] </ref>  ==地理环境== '''海尾镇'''地处沿海平原沙地,以农业为主,渔业为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年平均气温23.4℃,一月份平均气温18℃,七月份平均气温28.1℃。 ==风景名胜== ===湿地公园=== 石港塘湿地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五大村,距离海岸线近1000米。湿地里水草茂盛,是[[湿地]]与沿海的海防林带一起构成独特的[[自然景观]],特别是湿地的野生荷花在夏日成片地处处盛开更是让到此的人叹为观之。 到此科考的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高级保育主任陈辈乐博士称,海南很多湿地都是红树林为主,像海尾镇石港塘以[[荷花]]、芦苇为主的湿地较少,这里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很珍贵。 海尾镇石港塘湿地多样、完整的生态资源引来多批科考专家、报社记者等纷纷前来采样科考、拍摄并报道。 昌江县委、县政府拟在海尾石港塘湿地筹备建设一个湿地公园,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各种野生动植物的自然生态景区,海尾湿地公园第一期工程规划总面积4448.92亩,其中水域、湿地1075.14亩,红树林200亩,鸟类栖息地504亩,海防林583.05亩。 海南西海岸海尾湿地公园项目进展顺利,建成11幢别墅和50间客房,1间多功能会议室和1座观鸟亭等设施,还建起5栋生态小木屋。 ==经济发展== ===设施农业=== [[海尾镇]]围绕农业大镇,创新模式率先发展设施农业。该镇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加快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强力打造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和设施农业,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特别在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中,突出抓重点、上规模,积极组建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强力打造设施农业板块,采取政府扶持和“公司+农户”入股的经营方式,投入资金1000万元,在全县率先建立了200亩白沙村哈蜜瓜搭棚种植示范基地,形成了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设施农业的新局面。2010年,设施农业在海尾镇已有了强劲的规模发展势头。2009年,该镇又抓住了有利时机,成立了橡胶、西瓜等经济专业合作社,建起了大安村甘蔗套种玉米技术示范基地和无公害青枣种植基地、长山村超级水稻示范基地、南罗村无公害瓜菜示范基地、五大红地岭香水菠萝种植基地、石港塘万亩西瓜种植基地等,突出了该镇农业发展的强劲势头。<ref>[http://www.changjiangdj.gov.cn/xzdj/hwz_40669/ 海尾镇开展消防器械使用培训活动] </ref>  全镇大力推广薄膜覆盖、塑棚栽培、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生态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集中技术和物质力量抓好各具特色的名优品种连片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抓好白沙村200亩大棚哈密瓜、永安村130亩大棚西瓜、特色菜基地,以典型示范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瓜菜生产的科技应用水平。 2010年,昌江惠民白沙哈密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在白沙村建设200亩的哈密瓜种植钢架大棚,种植106亩大棚哈密瓜,昌江海尾金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也在海尾镇永安村建设200亩的蜜童西瓜种植钢架大棚,有120亩已种上大棚蜜童西瓜。 ===渔业兴镇=== 海尾镇濒临北部湾,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境内的水产品有马鲛、鲳鱼、石斑、青鳞、白卜、红鱼等30多种,凭借长达38公里的海岸线,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条件十分优越。 [[海尾镇]]充分发挥沿海重镇优势,坚持以渔业为经济增长亮点,多方筹措资金1380万元,建好国家一级渔港——海尾港,为打造“渔业重镇”夯实基础。带领渔民“造大船、闯深海”,打破近海作业的局限性,勇闯深海开发渔业资源,做足海洋经济文章。共建造90吨位以上大渔船14艘,享受县政府补贴资金280万元,预计深海捕捞业创年纯收入1120万元。同时,鼓励渔民高效利用浅海资源,树立“兴浅海、旺养殖”的致富理念,大力发展浅海养殖业。2010年,全镇共利用浅海养殖麒麟菜4200多亩、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发展高位池养虾3000亩等,浅海养殖业在我镇已形成规模化发展势头。深海捕捞和近海养殖已成为海尾镇的经济增长亮点,将带动渔民增加收入,走上致富的道路。<ref>[http://www.changjiangdj.gov.cn/xzdj/hwz_40669/ 海尾镇开展消防器械使用培训活动] </ref>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镇耕地总面积39974亩,其中水田面积7835亩,旱田面积4277亩,旱地面积27862亩。海防林面积8736亩,公益林面积1816.5亩,水土涵养林面积61167.4亩。 ===海洋资源=== 海尾港是国家一级渔港介于洋浦港和八所港之间,是海南五大海港之一,也是[[北部湾]]中心港口。渔业捕捞较为发达,现有渔船476艘,主要捕鱼种类有马鲛、红三、红鱼、鲤鱼、鲨鱼、海鳗、石斑鱼、螃蟹、罗非鱼、虾等优质海产品,还发展种养江漓菜、麒麟菜、[[海菜]]等。海尾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捷,[[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美,投资环境独特,人居环境[[和谐]],是昌江县的渔业重镇、工业要镇、农业大镇、[[城镇化]]新镇和旅游业兴建地。<ref>[http://www.changjiangdj.gov.cn/xzdj/hwz_40669/ 海尾镇开展消防器械使用培训活动] </ref>  ==视频== 海尾镇~沙滩篇<br> {{#ev:youku| XNDUyNTAyMzA0OA | alignment=center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7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