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彌敦

增加 3,478 位元組, 5 年前
內容擴充
[[File: 彌敦.jpg |250px|缩略图|[ https://gss1.bdstatic.com/9v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c0%3Dbaike80%2C5%2C5%2C80%2C26/sign=12a431208744ebf8797c6c6db890bc4f/fc1f4134970a304e5cdba8d9d1c8a786c9175c13.jpg 原圖鏈接]]] '''彌敦爵士''', GCMG(英語:Sir Matthew Nathan,1862年1月3日-1939年4月18日),英籍猶太裔軍人、殖民地官員和政治家,是英國派駐 香港 的第13任 港督 == 早年事蹟 ==彌敦生於倫敦帕丁頓一個商人家庭,在家中排行第二, 他有一兄一弟。 彌敦在皇家炮兵團出任少校, 曾於1900年獲聘任到位於瓦爾珊修道院在皇家火藥廠出任總監。  彌敦早年並無上學, 而是接受私人授課。 之後來自1878年至1880年入讀位於伍利奇 (伍利奇) 在皇家軍事學院, 在學期間, 彌敦表現出眾, 出類拔萃, 在眾學生中脫穎而出, 曾獲校方頒授波洛克獎牌同寶劍一把, 以示嘉許。  彌敦在1880年5月19日加入皇家工兵隊, 並到位於油鹹軍事工程學校就讀, 至1882年以中尉身份畢業。 畢業以後, 彌敦繼續在皇家工兵隊服役, 到1886年5月19日取得上尉軍階, 之後又於1898年10月22日成為少校。 自1886年至1887年, 他被派到埃及統領皇家工兵, 並曾經參與了尼羅河長征。 自1887年至1891年, 彌敦則在印度服役, 並在1889年參與盧夏長征。 由於他表現傑出, 更因此獲授勳扣。  在1895年5月11日, 彌敦獲委任親殖民地防衛委員會供職, 後來因此於1899年1月2日獲勳CMG勳銜。 ==香港總督==彌敦在1904年7月29日抵港履任第13任港督, 接替護督梅含理。 在任港督期間, 彌敦見證了香港交通的顯著發展。  在履新後第二日, 即1904年7月30日, 貫通香港島北部香港電車正式通車, 而後來在1906年, 香港又引入了第一輛單層巴士。 另外, 在1905年9月, 香港立法局通過港府興建九廣鐵路計劃, 並在1906年正式開展英段鐵路的工程。 為了帶動鐵路發展, 彌敦又大力開闢九龍半島, 並在1906年決定展開一項工程, 將油麻地一帶出巒夷為平地。 這項移山工程甚為浩大, 為港府從中開闢出不少土地, 對九龍半島日後嘅急速發展影響甚大。  在移山工程進行期間, 彌敦大力開闢九龍幹道, 他除了大幅擴建羅便臣道 (今彌敦道), 使之連接窩打老道, 成為區內主要幹道外; 此外他更修建了第六街 (今佐敦道) 等九龍區匯合各大小道路。  另一方面, 彌敦任內亦制定了一個規劃較完善中西區重建工程, 並借上環水坑口街一次大火, 下令陸續將該區嘅妓院遷往新闢的西營盤同石塘咀, "塘西風月" 就自此而起。<ref>{{cite web|url=http://www.hkmemory.org/rouge/002.html |title=塘西風月}}</ref> 至於在金融方面, 彌敦曾整頓香港銀元制度, 結果到1906年成功令港幣兌英鎊幣值升值近一倍之多。  彌敦在1907年4月20日卸任港督。 ==榮譽==*C.M.G. (1899年1月2日)*K.C.M.G. (1902年)*G.C.M.G. (1908年) ==以他命名的事物==*彌敦道 (彌敦道), 位於九龍半島, 原名羅便臣道, 後來為免與同名道路混淆, 於1909年3月19日改此名*彌敦, 澳洲布裡斯本市郊的一處地方*彌敦街 (內森街), 位於澳洲首都堪培拉市郊 ==參考來源=={{Reflist}}
2,8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