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28
次編輯
變更
楊思標
,→簡介
==簡介==
'''早年'''<br><br>
[[楊思標]]於1920年生於[[台灣]][[新竹]],1926年就讀新竹第一公學校(今新竹市[[新竹國民小學]]),1933年就讀[[新竹中學]],1936年進入[[台北高等學校]]就讀。18歲時無意間在健康檢查中發現感染結核病,所幸病情不嚴重,住院休養後即回復正常生活,因此經歷使其決定投入胸腔疾病鑽研。1939年進入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就讀,畢業後服務於[[台北帝大醫院]]。1945年,擔任台北帝大內科助教,同一年與[[張雲鬟]]女士結婚。1950年,在台大傅斯年校長的推薦下,獲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的資助,前往美國丹佛猶太醫院胸腔病學進修,為台大醫學院內科第一人,1953年取得日本新潟大學醫學博士。<br><br>
1951年,一位咳血的輪船機關長原先被當成肺結核治療。楊思標從痰液培養中發現可能是肺吸蟲所致,蟲體可能來自生食蝦蟹貝類,隨後亦進一步研究肺蛭蟲在人體內的路徑。1952年,楊思標曾因為三個來自基隆金瓜石的肺病病人前往當地礦區展開調查,成功追蹤出肺塵病,為臺灣最早發現的職業環境疾病,楊思標亦成為臺灣第一代下鄉調查的醫師之一。1957年,診斷出台灣第一例肺癌個案,同年升任教授。<br><br>
[[楊思標]]曾為臺灣肺結核及肺吸蟲研究的第一把交椅,曾組織台北市胸腔病聯合討論會,為臺灣首次跨院區的聯合胸腔疾病討論會,還爭取亞洲太平洋胸腔病會議在台舉辦,為臺灣首次籌辦國際醫學會。